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甘肃日报/2023 年/4 月/21 日/第 007 版文教
筑牢群众健康“ 第一道防线”
——我省持续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综述
新甘肃· 甘肃日报记者 王睿君
医疗卫生是百姓关注的重大民生问题之一。
近年来,全省医疗卫生工作聚焦基层,扎实推进基层运行机制改革、加强基层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基层医疗机构配套设施、 提升基层服务能力, 为广大基层群众提供了更方便的公共医疗服务。
培育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新动能”
庆城县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医师周庆丰每月总会抽出几天时间,赶赴县医院驿马镇分院,与当
地医护人员一道为群众提供医疗服务。
2019 年起,庆城县人民医院与县内驿马、白马、三十铺、马岭等乡镇的 10 家卫生院建成紧密型医共体并成立分院,以区域医学中心为支撑,为乡镇分院提供数据诊断、医疗安全等方面保障。同时,不断推动医疗资源下沉,选派周庆丰在内的 20 名医务骨干赴各分院坐诊,扶持建设各类特色科室,逐步形成“ 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 的分级诊疗格局。
四年间,眼见驿马镇分院年年都有新变化,周庆丰感触很深, “ 分院硬件设施不断完善,各类医疗资源日渐丰富,基层群众在家门口看病已不再是难题。”
从治病救人到举行大型义诊活动,再到开展业务交流,作为下沉乡镇的县级医院业务骨干,周庆丰深知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 我不仅要把更好的诊疗理念和技术带到群众身边,还要经常与乡镇分院同事们探讨业务、互促共进。” 他说。让基层群众实现小病不出村,常见病不出镇(乡),大病不出县,是周庆丰和同事们不断努力的目标。
庆城县人民医院院长张鸣波介绍,为更好发挥县域紧密型医共体建设作用,这些年,医院依托信息化建设、五大县域中心、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等配套措施,推进财务、人员、资源、药品“ 四统一” 管理,建立医共体内部科室共建、科室帮建、人员带教、转诊管理工作机制,统筹推进基层医疗卫生服务能力提升,使得基层首诊率连年提高。
“ 庆城县以县级医院为龙头,整合县乡医疗卫生资源,形成紧密型县域医共体,不仅促进县域内医疗卫生资源合理配置、医共体内人员正常流动,更推动基层医疗服务能力明显提升。 ” 省卫生健康委基层卫生处处长李清霞说,这样的做法在全省已不是个例。目前,我省已逐步完善医共体建设评判标准和监测指标体系,开发甘肃省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考核评价信息系统,累计为全省 16 个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试点县市区投入 1700 余万元。
近年来,全省卫生健康系统突出抓改革,通过采取县域医共体建设、推进绩效工资政策、实施乡村一体化管理、推行基层人事制度改革、保障乡村医生待遇等举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新动能” 正加速培育。
提升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软实力”
“ 强基层” 是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重要原则和工作内容,加强农村和社区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更是题中应有之义。2020 年,省政府出台《甘肃省乡村医生管理办法》,对乡村医生的“ 进、出、管、用” 提出明确要求,队伍管理有了法治保障。
“ 我们把提升基层医疗服务能力作为最基础、最根本的重要工作,努力把患者留在基层。”
李清霞说,其中一条就是通过多种手段壮大基层卫生人员队伍。
截至 2022 年,我省已连续十年实施村医订单定向培养项目,每年招录 500 名专科医学生,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毕业后进入村卫生室工作。同时,推进乡村医生向执业(助理)医师转化,在基层卫生管理平台
设置专栏进行考前免费培训,执业(助理)医师资格通过率明显提高。
在岗基层医疗卫生队伍建设方面,我省卫生健康系统建立“ 线上普训+线下强训” 培训新模式,制定三年培训大纲,开发远程培训平台,组织省内外专家、学科带头人研发培训课程。据统计,全省已有 5.4 万名基层医务人员参加线上培训,1420 名骨干参加基地强化培训,有效提升了广大基层医务工作者的能力和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