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健康报/2023 年/7 月/5 日/第 004 版新闻
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打出降本增效“ 组合拳”
本报记者 郭晓薇
2019 年,国家医保局在全国 30 个城市启动按疾病诊断相关分组(DR)付费国家试点工作(DR 试点) 。2020 年,国家医保局又在全国 71 个城市启动区域点数法总额预算和按病种分值(DIP)付费国家试点工作(DIP 试点) 。
在此基础上, 一些省份又选取工作积极性较高、 基础条件较好的城市试点医保支付方式改革。作为河南省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首批试点医疗机构,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简称郑大二附院)从 2022 年开始实际付费,2022 年实现按病种分值付费总体盈余。截至目前,医院整体运营平稳。
平稳运营
制度保障是基础
郑大二附院副院长李志业在医院药品集采工作推进会上强调,全院各科室要认真做好政策宣传、医患沟通和方案落实工作。医保、医政、药学、信息等各职能部门要协同合作、各司其职,把医保支付方式改革试点工作纳入部门日常管理。各临床科室主任、病区负责人应加强中选药品的使用管理,首选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选品种。
“ 如果没有特殊情况,每个季度我院至少召开一场国家集采中选药品采购和使用工作推进会。” 药学部主任焦红军介绍:“ 参会人员包括相关临床科室主任、病区集采联络员及职能部门负责人。”
2022 年年初,医院成立院级 DIP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下设专项小组和科级 DIP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并建立 DIP 专项“ 双小组” 机制,包括建立专项小组定期会议制度和信息互联互通制度等。
院级 DIP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成员涵盖医保、医政、病案、质控、信息、药学、医学装备等部门负责人;科级 DIP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组长由科主任担任,成员包括科室医生与护士长及一名由科室骨干医生担任的科室 DIP 管理专员。
结合国家政策和医院发展规划,有关科室结合自身工作职责,制定工作制度,规范工作流程,细化奖惩措施,明确目标时限,充分发挥职能科室监管职能,为 DIP 试点工作的推进提供制度保障,更好地补短板、强弱项。
每月, 医院根据河南省医保局反馈的 DIP 试点数据及本院医保办统计数据, 对科室进行考核。对于实现医保结算盈余的科室,医院拿出一定比例的结余基金用以奖励;对于医保结算亏损的科室,医院会按一定比例扣除亏损基金金额。在评先评优方面,对于运行平稳、实现良性发展的科室及科主任,医院给予一定的政策倾斜。
此外,医院每月组织召开一场院级 DIP 专项工作领导小组工作会议,以便了解成员科室试点工作开展情况。同时,医保科牵头组织各成员科室人员深入临床开展日常的监督检查与指导,协助解决 DIP 试点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对于医保部门反馈的问题各成员科室按照问题归属认领,并根据整改意见,在时限内落实整改。
政策落地
改变观念是前提
“ 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初期,相关工作的推进并非一帆风顺。” 李志业坦言,在相关改革制
度落地的过程中,医院遇到的首个难题是帮助医务人员主动树立控费观念。
“ 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相关制度下发后,无论是医院管理者、职能科室人员还是临床医护人员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都面临一场头脑革命。 ” 李志业说,医保支付方式改革的目的是引导医疗机构持续规范医疗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