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西安日报/2023 年/9 月/25 日/第 004 版新时代 新征程 新伟业
不同的“ 中心+” 特色的“ 服务+”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不断创新发展 让辖区居民获得更方便高效的健康服务
记者 苏建华 肖雪
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百姓健康的“ 守门人”,可每个社区情况各不相同,怎样把服务做实做细,让辖区居民获得更方便、更高效的健康服务?每家中心都在探索适合自身的“ 专属” 模式。记者近日走访了碑林区 3 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现它们在相关政策支持下不断创新,都蹚出了一条“ 中心+”、“ 服务+” 的道路。
9 月 20 日早晨 8 点,前一天晚上淅淅沥沥下了一整夜雨,秋风微凉。碑林区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健康小屋前,10 余位大爷大妈正在排队等候体检。中心副主任任玲玲说:“ 国家给 65岁以上的老人每年有一次免费体检,这项工作一直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负责。 ” 但是在实际执行中,任玲玲和中心主任刘军安很快发现,老年人普遍来得早,但不抗饿,如果按照常规时间 9 点开始体检,很可能在等待中途就出现低血糖等不适。而中心的另一处“ 排队大户” 是办理健康证的体检人群,多数是周边餐饮门店的员工,他们希望能早早回店做中午饭点的准备。 “ 两处的部分体检设备是共用的,人群同时排队,效率很难提升。” 刘军安说。
时间和设备之争,怎么协调?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选择了“ 错峰体检”。配合老年人起床早的特点,把体检提前到 8 点。等到大爷大妈们体检接近尾声,办理健康证的人群正好 9 点来排队,既避免了两条队伍拥挤,也让两项服务提速。
一个小小的“ 时间差”,解决了两类人群的“ 堵点” 问题。+“ 卫星医院”
双向转诊“ 联动” 更紧密
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门口还挂着一块牌子——西安市红会医院卫星医院(碑林)。“ 这是西安市落实八个方面重点工作的创新举措,医院和社区紧密协作,共同提升基层卫生服务能力。”刘军安告诉记者,今年 7 月“ 卫星医院” 开始试点,很受群众欢迎,“ 目前院区从原先的 6 层扩展到 7 层,床位也从 30 张增加到 50 张。”
“ 卫星医院” 能进行哪些治疗?医院负责人、 西安市红会医院康复病院副主任医师刘娜表示,骨伤及其他手术的术后康复、轻症骨伤的治疗、颈肩腰腿痛的理疗。“ 比如卒中,急性期过后的 3个月是关键的康复期。在康复理念逐渐被大家接受的情况下,更加需要专业、规范的康复服务,‘ 卫星医院’ 在这方面优势明显。” 三甲医院一床难求,承担中长期康复任务力不能及,这时离家近、医疗水平有保障、还能享受医保政策的卫星医院就应运而生。“ 首诊在基层、手术在医院、康复在社区,解决了居民住院陪护压力大、居家康复不理想的难题。” 刘军安说。
患者小李数月前因意外导致右手四指离断,在西安市红会医院手术后来到“ 卫星医院” 进行康复治疗。记者问他对治疗效果是否满意,他连连点头,同时用右手拇指、食指和中指捏合出了“ 7” 的手势。“ 这 3 个手指的功能基本恢复,手的功能就恢复了 70%,” 刘娜说,“ 比起刚进院手指僵硬无法活动的情况,两个多月里小李康复很快。”
“ 卫星医院” 同时还承担着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护人员的带教、培训工作,目前中心已有 10 人次在“ 卫星医院” 参与过培训。“‘ 卫星医院’ 试点刚刚两个月,我们还在边践行边探索,寻找与辖区群众更贴近、与医院合作更紧密的模式。” 刘军安说。
在很多老西安人口中,柏树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被习惯性地称为“ 东羊市医院”,这是该中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心的前身,因治疗乳腺炎和腮腺炎的显著疗效成名于上世纪 80 年代末。刘军安说,如今这两项特色疗法已经在中心分别独立成科室,乳腺病科被评为省级重点科室,腮腺病科正在市级重点科室的创建中,两科室都拥有独特的制剂和疗法,广受群众好评。
传承并未停步,创新犹在路上。
+专家“ 外援”
医联体优质资源强力助阵
李志伟是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的副主任医师,每周三下午都是他在长乐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坐诊的日子。“ 我们中心负责长乐坊周边 8 个社区的居民医疗服务保健工作,辖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