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参考报/2023 年/9 月/27 日/第 006 版新华健康周刊
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 便民惠民措施不断出新
我国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提质增效
记者 徐弘毅
8 月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印发《基层卫生健康便民惠民服务举措》,要求进一步推动基层卫生健康服务更加均衡覆盖城乡社区居民,提升群众获得感。
这些便民惠民服务举措包括: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值守门诊,方便居民配药开药,加强与签约居民的联系,深化“ 一老一小” 健康管理服务,延长城市社区门诊服务时间,推行“ 先诊疗、后结算”,提供周末疫苗接种,为糖尿病、高脂血症、高血压等慢性病患者提供运动、饮食处方或建议,改善就医服务环境。
《经济参考报》记者从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各地正在稳步推进落实文件;同时,当前群众就医服务需求呈现多样化、个性化,对基层机构提出了更高要求,各地推出举措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
各地便民惠民措施推进落实
国家卫生健康委 9 月 21 日在广州举行新闻发布会,介绍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落实便民惠民服务举措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基层司副司长、一级巡视员诸宏明表示,文件印发将近 2 个月时间,各地都在稳步推进落实。
一是群众在就诊时间上有更多选择。据介绍,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工作日的 11 点半至下午 1 点半提供午间门诊,实现“ 中午连一连”;部分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提供工作日晚间门诊服务,实现了“ 晚间延一延”;此外,所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都已开设双休日门诊。广东省深圳市将“ 完善医疗卫生服务” 列为十大民生实事之一,要求至少 200 家社康机构开放门诊延时服务(也就是夜诊)至晚上 9 点。目前已有 800 多家社康机构开放夜诊服务,平均延时服务 2 小时,夜诊服务占社康总诊疗人次的近 20%。
二是群众在就近就医方面有更多选择。北京市选择在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开展专病特色科室建设,社区卫生服务机构联动三级医院共同建设高血压病、2 型糖尿病等常见病、多发病专病特色科室,满足居民就近就医服务需求。
三是群众在基层可以获得多类慢性病长处方服务。浙江省杭州市除高血压、糖尿病外,还将冠心病、慢阻肺、高脂血症等慢性病病种纳入长期处方,一共有 16 种,还针对各病种分别制定了社区临床管理路径,从首诊评估到用药回访、复诊检查都建立了系统规范的管理模式。
四是老年患者在基层就诊更加便捷。据介绍,河南省新乡市一些乡镇卫生院专门设立了代理代办办公室,帮助行动不便的老年人和残疾人到行政大厅、医保中心办理医保补助、更换慢性病证等业务,到上级医院代取检查结果、与村医对接转交检查结果等,我们工作人员的“ 多跑腿”,实现老年患者的“ 少跑路”。
优质医疗资源持续扩容下沉
群众到医疗机构的目的是解决健康方面的问题,当前有哪些措施能让群众在基层享受到更优质的服务?诸宏明表示,现在群众就医服务需求是多样化、个性化的,对基层机构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推动优质资源下沉方面,主要有“ 推动二三级医院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 推进中高级职称医师在基层机构门诊值守”“ 积极开展远程诊疗” 三方面举措。
推动二三级医院预约号源向基层下沉。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汪洪滨介绍,广东正在推动
第 1 页 共 2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二级及以上医疗机构向基层家庭医生下沉 30%的号源,其中专家号源不少于 30%,越来越多的家庭医生可以在自己的诊室直接预约上级医院号源。记者从广州多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乡镇卫生院获悉,这一举措正在基层加快落地见效。以广州市白云区京溪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例,根据患者病情需要, 该中心能将患者转至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 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等三甲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