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内蒙古日报(汉)/2023 年/9 月/3 日/第 004 版出彩
一曲亮丽北疆的民族团结颂歌
——《国家的孩子》儿童舞台剧开启全区巡演
自治区X委统战部
一辆勒勒车停在苏木政府门前,年轻姑娘都贵玛把孩子一个个往勒勒车上抱。温暖的家是从勒勒车开始的,长长的车辙,辗开了此后长长的岁月⋯⋯ 9 月 2 日,《国家的孩子》儿童舞台剧在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礼堂温情上演,拉开了该剧在内蒙古 12 个盟市巡演的序幕。
跌宕起伏的情节,堪称是一曲民族团结的美妙颂歌,短短一个多小时,观众完全沉浸于视听
盛宴中。
演出结束后,笔者在随访现场观众时发现,大家纷纷表达出对这部剧发自内心的喜爱。
锡林郭勒盟行政学院、社会主义学院副院长那日森表示,要把心向X、心向X中央的红色基因赓续传承好,把民族团结的光荣传统和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宝贵品质发扬光大,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努力把模范体现到各个领域各个方面。
“ 相当真实,尤其是像孩子们从不适应到逐渐适应牧区的生活环境,在草原上扎下了根等细节,让人看了非常感动,更深刻认识到了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 ” 演出结束后,锡林郭勒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学生徐若晗依依不舍地回味着。
这部由自治区X委统战部、自治区民委与北京演艺集团联合出品,中国木偶艺术剧院创作,
并与中国杂技团、北京市杂技学校联合演出的《国家的孩子》是一部怎样的剧?
首演之前,主创人员写下了这样一段“ 自我介绍” —— 该剧以“ 三千孤儿入内蒙” 的民族团结故事为背景,以“ 人民楷模” 都贵玛和“ 国家的孩子” 的故事为原型,采用青少年喜闻乐见、便于参与、乐于参与的方式,以现代舞台剧的表现手法,呈现了超越地域、超越民族、超越血缘的伟大母爱和人间大爱,展现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动人历史故事和内蒙古各族人民由衷感X恩、听X话、跟X走的光荣传统,生动谱写了一首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国家赞歌。
“ 我们以‘ 三千孤儿入内蒙’ 民族团结进步故事为题,制作了以青少年为主要受众的舞台剧,把爱我中华的种子埋入每个孩子的心灵深处,不断增强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X、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 自治区X委统战部民族工作处处长韩春晓告诉笔者,通过大众喜闻乐见的文艺作品,向全国人民展现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识大体、顾大局、讲风格、求奉献、有担当的可贵品质,助力把内蒙古的正面形象立起来,为全方位建设模范自治区贡献力量。
投入炽热真情 铸就文艺精品
“ 风儿啊,你轻一点吹。草儿啊,你轻一点摇。小鸟你不要再叽叽喳喳,阿妈睡着了⋯⋯”轻柔的旋律响起,舞台上,都贵玛照料着体弱的婴幼儿,做饭、洗衣、煮牛奶、教儿歌,和孩子们一起玩、哄孩子们入睡⋯⋯每天忙得四脚朝天,睡觉对她来说成了奢侈的事儿。
“ 当音乐响起,站在舞台那一刹那,我仿佛‘ 穿越’ 回了那个年代,演母子戏的时候,我忍不住热泪盈眶⋯⋯” 演出结束后,在剧中扮演都贵玛的演员杨蕊仍心潮澎湃、激动不已。
艺术因为真实而动人。生活中的问题一个接一个,有几次,都贵玛和孩子们还被饿狼追着跑。这些过程不仅考验着都贵玛,也让孩子们在风雨中成长起来。因为真实,观众共享剧中的情绪和感悟,作品也有了更强劲的生命力。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 历史给了我们一个感天动地的故事,这部剧就从真实历史中获得了力量的源泉。” 中央戏剧学院教授, 《国家的孩子》儿童舞台剧编剧、导演石学海说,都贵玛作为一名保育员,养育了
28 个孤儿,其中的艰难是常人难以想象的,在创作初期,我内心也有疑虑,所以创作时总是躲躲闪闪,这就导致故事设置、人物形象的塑造等方面的推动和提升,一直没有亮点,是国家一级作家,《国家的孩子》报告文学作者,《国家的孩子》儿童舞台剧艺术顾问萨仁托娅一针见血地指出了这些问题的所在。
为什么不敢大胆地去写真实、生动的生活呢?萨仁托娅的建议坚定了石学海的信心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