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昌吉日报(汉)/2023 年/9 月/7 日/第 005 版要闻
架起代表为民“ 连心桥”
——阜康市“ 人大代表之家” 建设工作纪实
本报通讯员 刚立强
“ 人大代表之家” 既是社情民意的“ 交汇点”,也是代表履职的“ 直通车”。近年来,阜康市以“ 建好‘ 家’ 、管好‘ 家’ 、用好‘ 家’ ” 为抓手,不断夯实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的代表履职平台,使 57 个遍及城乡的“ 人大代表之家” 成为 584 名人大代表与 16 万各族群众加强联系的纽带和桥梁。各级人大代表“ 多作为”“ 常作为”“ 勤作为”,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关切,有力保障人民群众利益,用生动实践充分诠释“ 人民至上”,镌刻不负人民、不负重托的初心印记。
群策群力建好“ 家”
“ 代表代表,会完就了”“ 电视里看代表,生活中没代表”。多年来,群众对人大代表闭会期间的履职情况多有微词。针对人大代表“ 有组织、无阵地,有活动、不经常” 等突出问题,从 2018年开始,阜康市按照“ 顶层设计、以点带面、整体推进” 的建设思路,基本实现了“ 人大代表之家” 在乡镇(街道)全覆盖。
2019 年,阜康市人大常委会在“ 人大代表之家” 的规范上狠下功夫,出台《关于进一步深化“ 人大代表之家” 建设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的意见》,在“ 有阵地、有设施、有公示牌、有标识、有学习资料、有档案”“ 六有” 的基础上,全面提高建设管理水平,走出了一条具有阜康特色的“ 人大代表之家” 建设之路。
在阜新街道阜兴苑社区“ 人大代表之家”,20 多平方米的房间窗明几净,墙上挂着本辖区人大代表的照片,张贴着代表活动的各项规章制度,书柜里摆放着各种法律书籍和刊物。负责社区人大工作的X支部副书记李卫红说: “ 为了保障人大代表的各项活动落到实处,市财政专门为每个代表之家划拨了 2 万元活动经费。”
为了离群众再近一点,阜康市在“ 人大代表之家” 的选址上煞费苦心。博峰街道、阜新街道、准东街道把“ 人大代表之家” 建在老旧小区和商业集中的街区,城关镇、滋泥泉子镇、九运街镇把“ 人大代表之家” 建在中心村,上户沟、水磨沟等牧业乡把“ 人大代表之家” 搬到了牧区春夏牧场,阜康产业园东区的后勤服务基地甘河子镇则把“ 人大代表之家” 建在了产业园区。
共享共治用好“ 家”
硬件只是基础,“ 人大代表之家” 关键要体现在作用发挥上。
阜康市人大常委会统一部署,要求各选举单位推动四级人大代表就近就地参加“ 人大代表之家” 和基层立法点活动,听取群众意见建议。584 名四级人大代表全部编组进到 57 个“ 人大代表之家”,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每月到所联系的乡镇、街道“ 人大代表之家” 全程参加活动。乡镇人大主席、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每月到所属的“ 人大代表之家” 全程参加代表活动,并进行活动点评,“ 手把手” 指导代表活动规范开展。各代表之家普遍开展“ 接待选民”“ 走访选民” 等活动,13 名担任领导职务的市人大代表带领职能部门负责人走进“ 人大代表之家”,“ 面对面、零距离” 听取并解决代表和群众的意见。一系列务实之举上接“ 天线”,下接地气,实现了“ 人大代表之家” 常开门,代表活动常开展,代表活动有实效的建“ 家” 目标。
一个个履职阵地,让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人大代表,既让代表更好地为民用权、为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