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沈阳日报/2023 年/4 月/7 日/第 006 版特别关注
2022 年沈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2023 年 4 月 6 日)
沈阳市统计局 国家统计局沈阳调查队
根据年快报统计[1],现将 2022 年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公报如下:
2022 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全市上下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全面落实X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省委、省政府工作安排,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全市经济顶住下行压力,实现经济总量稳步增长,民生福祉有力保障,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城市发展活力不断增强,沈阳振兴发展迈出坚实步伐。
一、综合
初步核算, 全年地区生产总值 (DP)[2]7695.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3.5%。 第一产业增加值 335.2亿元,增长 2.1%;第二产业增加值 2885.5 亿元,增长 3.7%;第三产业增加值 4475.1 亿元,增长3.5%。三次产业结构为 4.4:37.5:58.1。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84268 元,比上年增长 3.1%。
年末全市常住人口 914.7 万人。其中,城镇人口 777.4 万人,占常住人口的比重为 84.99%;
第 1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乡村人口 .3 万人,占 15.01%。
全市户籍人口 764.7 万人。其中,男性人口 374.2 万人,女性人口 390.5 万人。出生人口 3.9万人,人口出生率 5.04‰;死亡人口 7.6 万人,人口死亡率 9.89‰;人口自然增长率-4.85‰。
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上涨 1.7%。分类别看:食品烟酒类价格上涨 3.5%;衣着类价格下降2.0%;居住类价格下降0.7%; 生活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1.0%; 交通通信类价格上涨5.7%;教育文化娱乐类价格上涨 1.4%;医疗保健类价格下降 0.2%;其他用品及服务类价格上涨 1.7%。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713.7 亿元, 比上年下降 7.7%, 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 1.3%。 其中,税收收入 529.4 亿元,下降 13.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 2.2%,占一般公共预算收入比重
74.2%。在各项税收中,增值税 141.5 亿元,下降 33.4%,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下降 0.7%;企业所得税 150.3 亿元,增长 17.3%;个人所得税 25.4 亿元,增长 3.9%;土地增值税 45.4 亿元,下降2.5%。
全年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1048.9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其中,教育支出 118.5 亿元,增长4.9%;科学技术支出 24.9 亿元,增长 6.4%;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97.0 亿元,增长 8.4%;卫生健康支出 106.2 亿元,增长 26.6%;农林水支出 57.4 亿元,增长 1.9%。
全年城镇新增就业 12.9 万人,援助就业困难群体就业 1.9 万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人员 10.0万人。
年末全市实有市场主体 112.0 万户,比上年末增长 9.2%。其中,企业 35.3 万户,增长 7.0%;个体工商户 75.9 万户,增长 10.3%;农民专业合作社 6948 户,增长 0.4%。
二、农业
第 2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农林牧渔业总产值 673.8 亿元,比上年增长 2.2%。其中,种植业产值 306.6 亿元,林业产值 8.2 亿元,畜牧业产值 300.3 亿元,渔业产值 29.6 亿元,农林牧渔服务业产值 29.0 亿元。
全年粮食播种面积 544.3 千公顷,比上年增加 2.0 千公顷,增长 0.4%。粮食总产量 392.7 万吨,比上年减少 25.9 万吨,下降 6.2%。其中,稻谷产量 92.0 万吨,玉米产量 294.6 万吨。水果产量 .0 万吨,下降 7.8%。蔬菜总产量 408.2 万吨,增长 4.4%。
第 3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猪牛羊禽肉产量 57.5 万吨,比上年下降 18.7%。其中,猪肉产量 23.5 万吨,牛肉产量
15.0 万吨,羊肉产量 1.2 万吨,禽肉产量 17.8 万吨。禽蛋产量 18.7 万吨,牛奶产量 36.3 万吨。年末生猪存栏 213.2 万头,生猪出栏 292.7 万头。
全年水产品产量 22.4 万吨,比上年增长 4.1%。其中,淡水鱼类产量 22.3 万吨,增长 4.1%;甲壳类产量 0.1 万吨,增长 4.5%。
全市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193 个, 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53 个, 国家级重点龙头企业 15 个。认证“ 两品一标” 农产品 462 个。全年农业机械总动力 448.9 万千瓦,比上年增长 3.8%,农业机械化水平达到 92.7%。
全年新增国家级美丽休闲乡村 1 个、市级美丽休闲乡村 12 个,累计分别达到 7 个和 68 个。新增省级美丽宜居乡村 332 个,累计达到 872 个。
三、工业和建筑业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3]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3.1%。其中,高技术制造业[4]增加值增长 13.1%,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10.1%。
分经济类型看,规模以上国有企业增加值增长 10.6%,股份制企业增加值增长 0.5%,外商及
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增长 2.5%,私营企业增加值下降 0.4%。
分门类看,规模以上采矿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 6.6%,制造业增加值增长 2.3%,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下降 0.4%。在制造业中,装备制造业[5]增加值增长 3.7%,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比重为 65.7%。其中,汽车制造业增长 1.7%,通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10.4%,金属制品业下降 6.0%, 专用设备制造业增长 36.9%, 计算机、 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增长 9.0%,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增长 19.7%,仪器仪表制造业下降 0.9%。
第 4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 99.6%。其中,国有企业产品销售率 99.8%,股份制企业产品销售率 97.1%,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产品销售率 101.1%,私营企业产品销售率 103.0%。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营业收入 6490.1 亿元,比上年增长 4.0%;实现利润总额 611.3 亿元,增长 19.0%。
全年具有总承包或专业承包资质的建筑业企业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1808.8 亿元,比上年增长5.6%。其中,在外省完成建筑业总产值 781.2 亿元,增长 6.4%。建筑业企业房屋施工面积 6175.6万平方米,下降 38.6%。
四、固定资产投资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6]比上年增长 6.1%。其中,建设项目投资增长 47.9%,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 23.1%。
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比上年下降 37.4%,第二产业投资增长 30.0%,第三产业投资增长 0.5%。 工业投资增长 30.3%, 其中制造业投资增长 28.0%。 高技术产业投资[7]增长 45.7%。基础设施投资[8]增长 71.1%。社会领域投资[9]增长 93.9%。民间固定资产投资[10]下降 14.0%。
第 5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五、交通运输、邮政和信息传输业
全年货物运输总量 17757.5 万吨,比上年下降 9.4%;货物运输周转量 512.3 亿吨公里,增长
8.2%。
第 6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旅客运输量5723.3 万人, 比上年下降33.4%; 旅客运输周转量105.7 亿人公里, 下降31.1%。
年末全市民用汽车保有量 294 万辆,比上年末增长 4.8%。其中,载客汽车 272 万辆,载货汽
车 21 万辆。私人汽车保有量 265 万辆,增长 5.6%。
沈阳与国际 12 个城市、国内 106 个城市(地区)通航。沈阳机场航线达到 254 条。其中,
第 7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国际航线 11 条,国内航线 243 条。民航运输飞机起降 8.2 万架次,机场旅客吞吐量 938.7 万人次。
全年邮电业务总量 194.1 亿元, 比上年增长 9.6%。 其中, 邮政业务总量[11]85.8 亿元, 增长 5.0%;电信业务总量[12].3 亿元,增长 13.5%。邮政业完成快递业务 7.7 亿件,增长 0.1%;快递业务收入 74.9 亿元,增长 2.7%。
年末全市固定电话用户 106.8 万户, 移动电话用户 1202.5 万户。 其中, 4 移动电话用户 730.6万户,5 终端用户 379.6 万户。移动互联网用户 1069.5 万户,比上年增长 9.6%。全年移动互联网接入流量 16.2 亿 B,增长 7.9%。固定互联网宽带接入用户 343.5 万户,增长 8.3%。
六、金融
年末全市银行业金融机构 56 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 20855.0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7.6%;本外币各项贷款余额 20777.3 亿元,比上年末增长 8.0%。
年末全市有证券公司 2 家,证券分公司 38 家,证券营业部 95 家,全年证券交易额 41032 亿元。期货分公司 9 家,期货营业部 15 家。全年新增上市公司 3 家,总数达到 28 家。新三板挂牌公司 41 家。
年末全市保险机构及网点 442 家, 全年原保险保费收入 417.8 亿元, 比上年增长 3.1%。 其中,财产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110.6 亿元, 增长 4.9%; 人寿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214.2 亿元, 下降 0.4%;人身意外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8.4 亿元, 下降 8.9%;健康保险原保险保费收入 84.5 亿元,增长 12.0%。全年支付各类赔款和给付总额 166.5 亿元,比上年下降 6.9%。其中,财产险赔付支出 79.1 亿元,增长 6.7%; 人寿保险赔付支出 45.2 亿元, 增长 10.3%; 人身意外险赔付支出 2.3 亿元, 增长 5.4%;健康保险赔付支出 39.9 亿元,下降 35.3%。
七、国内贸易
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3864.5 亿元,比上年下降 3.0%。分区域看,城镇消费品零售额
3087.1 亿元,下降 3.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 777.4 亿元,下降 2.4%。
第 8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限额以上批发零售业单位实现消费品零售额 1642.3 亿元,比上年下降 1.7%。占比排名前五的行业中,汽车类下降 2.0%,粮油食品类和石油及制品类分别增长 12.0%和 8.5%,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和中西药品类分别下降 20.9%和 2.6%。
第 9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第 10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全年限额以上单位实物商品网上零售额[14]474.4 亿元,比上年增长 3.0%,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为 12.3%。
八、对外经济
全年进出口总额 1406.6 亿元,比上年下降 0.7%。其中,出口总额 522.3 亿元,增长 7.7%;
进口总额 884.3 亿元,下降 5.0%。
分贸易方式看,在出口总额中,一般贸易出口 332.6 亿元,比上年增长 1.6%;加工贸易出口149.6 亿元, 增长 4.4%。 在进口总额中, 一般贸易进口 747.6 亿元, 下降 7.2%; 加工贸易进口 120.3亿元,增长 1.5%。
分商品看,在出口总额中,机电产品出口 371.5 亿元,比上年增长 13.3%;电动载人汽车出口 88.4 亿元,增长 30.5%。在进口总额中,机电产品进口 751.0 亿元,下降 6.2%;高新技术产品进口 135.8 亿元,增长 5.8%。
全年新设外商投资企业 126 家,合同外资额 55.4 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 39.2 亿美元,比上年增长 375.1%。实际到位内资 1466.9 亿元,增长 16.4%。对外承包工程新签合同 68 份,合同额
8.4 亿美元,完成营业额 11.1 亿美元;对外劳务合作新签合同 138 份,合同额 5217.0 万美元,完
成营业额 7783.8 万美元;外派人员 3245 人次。
辽宁自贸区沈阳片区制度创新成果 62 项,其中 12 项金融成果获辽宁省典型案例、22 项创新成果在辽宁省复制推广。京东东北中心仓、菜鸟东北中心仓实现跨境电商交易额 23 亿元,在商务部跨境电商综试区评估中获东北地区最好成绩。
九、科学技术与教育
年末全市科技型企业达到 15363 家。 其中, 国家科技型中小企业 9543 家、 高新技术企业 4200
第 11 页 共 18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家、 雏鹰企业 1385 家、 瞪羚和独角兽企业 235 家。 各类科技创新平台新增 172 个, 总量达到 1421个;新型研发机构新增 16 家,总量达到 100 家。拥有两院院士 24 名,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 5 名、中国工程院院士 19 名。登记技术合同 8675 项,技术合同成交额 449.9 亿元,比上年增长 33.8%。全年共争取省级典型示范科技成果转化中试基地等政策 3 项、项目 1280 个、资金 12.2 亿元,其中国家级项目 641 个、资金 6.0 亿元;省级政策 3 项、项目 639 个、资金 6.2 亿元。全年获得专利授权 27393 件,其中发明专利授权 4606 件。
年末全市普惠性幼儿园 1294 所,占比达到 83.9%,普惠幼儿园学位占比达到 89.0%,全市学前教育幼儿三年毛入园率 92.6%。 小学 285 所, 在校生 44.8 万人, 小学适龄人口毛入学率 122.2%,义务教育巩固率[15]101.6%。特殊教育在校生 2886 人。普通中学 317 所,在校生 30.8 万人。普通中专 29 所,在校生 4.8 万人。职业高中 47 所,在校生 3.2 万人。技工学校 32 所,在校生 2.1万人。初中毕业生升入普通高中比例 63.4%,高中阶段毛入学率 115.0%。全市普通高等院校 45所(含独立学院 2 所),招收本、专科学生 12.6 万人,在校生 46.0 万人,本、专科毕业生 11.4 万人。普通高等院校和科研机构招收研究生 2.8 万人,在校研究生 8.4 万人,毕业研究生 2.0 万人。
十、文化、卫生和体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