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唐山劳动日报/2023 年/4 月/13 日/第 002 版要闻
为打造中国式现代化唐山场景贡献财政力量
——访市财政局X组书记、局长李建华
本报记者 韩冬
2023 年是全面贯彻落实X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实施“ 十四五” 规划承上启下的关键一年。近日,就财政部门如何围绕全市“ 12345” 总体工作布局,积极发挥职能作用,为打造更多更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唐山场景作出财政新贡献,市财政局X组书记、局长李建华接受了本报记者采访。
记者:2022 年,我市财政工作取得了哪些新成效、新进展?
李建华:2022 年,全市财政系统积极克服疫情冲击等多重挑战,各项工作取得了较好成绩。
全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542.7 亿元,总量居全省第二位。
多措并举“ 稳经济”,助力全市经济稳中向好。一是全面落实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全市全年减税降费达 258.8 亿元,其中增值税留抵退税额占全省五分之一以上。二是有效撬动金融力量,设立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助力唐山金融发展集团升级为一级企业集团,支持唐山银行监管评级跃升至 3A,设立中小微企业融资风险补偿资金池,引导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三是持续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制定 21 项优化政府采购营商环境措施,政府采购总额中面向中小企业的占 81.2%,达到并远超过政策要求的最低百分比。四是成功争取新增专项债券 246.78 亿元,额度居全省前列,有力支持了重点项目建设。
全力以赴“ 保民生”,推动人民生活品质稳步提升。全市民生支出 750 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 80%。全力保障疫情防控、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基础教育普及、卫生基础设施建设等,助力“ 20+5” 项民生工程有序推进。
千方百计“ 促发展”,保障大事要事落地落实。全市筹集资金 16 亿元,支持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建设,打造“ 轨道上的京津冀”,加大人才吸引力度,推进转型升级。筹集资金 22.4亿元,推进乡村振兴。制定碳达峰碳中和财政保障措施,筹集资金 21.9 亿元,支持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
持之以恒“ 防风险”,确保财政经济稳健运行。优先安排“ 三保” 支出,加大对基层财力性转移支付力度,努力实现基层财政平稳运行。强化政府债券还本付息全流程管理,按期偿还政府债务,加强债务限额管理,全市未出现系统性、区域性债务风险,有力维护了政府信誉。
记者:围绕打造更多更好的中国式现代化唐山场景,财政系统的总体思路是什么?
李建华: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在中国式现代化唐山场景实践中,财政部门必须干在实处、走在前列、多作贡献,积极建设国库充盈、保障有力、分配公平、调控有效、管理科学的现代高质量财政。
突出“ 一个中心”。坚持财随政走、政令财行,以全面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为主线,紧紧围绕全市“ 12345” 总体工作布局,聚焦市委十一届七次全会及市两会部署的主要任务,推进积极的财政政策加力提效,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坚实财力支撑。
抓好“ 两个关键”。一方面,抓好财政收入。牢固树立大财政观,深挖税源潜力,科学组织收入,多渠道筹资融资,不断做大做优财政蛋糕,努力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可比口径增长高于DP 增速,增强财政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另一方面,抓好财政支出。强化资源统筹,优化支出结构,加快支出进度,持续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