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经济日报/2023 年/3 月/24 日/第 007 版财金
推动金融高水平对外开放
本报记者 彭江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坚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稳步扩大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近年来,金融业开放步伐不断加快,开放水平稳步提升。如何落实中央要求,进一步推动金融业高水平对外开放,3 月 18 日,在全球财富管理论坛 2023 年会上,多位业内人士发表观点。
不断提升开放水平
今年年初, 中国人民银行提出要持续深化国际金融合作和对外开放; 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继续深化外汇领域改革开放。中国银保监会也提出,稳步扩大银行业保险业制度型开放;持续提升金融服务共建“ 一带一路” 水平;积极参与国际金融治理。中国证监会则强调,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深化与境外市场互联互通。
“ 我们欢迎外资机构继续积极参与中国市场,共享中国经济发展和金融业对外开放的机遇。”银保监会副主席曹宇说, 中国将继续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 为所有经营主体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曹宇表示,近年来,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形势,中国金融业始终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特
别是 2018 年以来,金融领域先后推出 50 多项开放措施,其中涉及银行业保险业的有 34 条,这
34 条开放措施的相关法规修订工作已经全部完成,开放政策在多个方面已落地见效。
一是取消了银行和人身险公司外资股比限制;二是大幅减少了外资准入数量型门槛,取消了总资产经营年限等多项数量型限制要求,更加注重运用审慎性条件,综合评估申请人资质,吸引具备专业特色的优质外资机构进入,丰富金融市场主体,优化金融供给;三是丰富了外资机构类型,鼓励具有专业特色的外资机构参与中国理财、养老等领域的市场建设;四是基本实现中外资银行、保险机构业务范围一致,拓宽了外资银行、外资保险经纪公司的业务范围。
此外,进一步优化监管规则,针对外资银行保险机构的特点,实行差异化监管,支持其发挥
与母公司的联动优势,更好服务本地客户。截至 2022 年末,外资银行在华共设立了 41 家外资法
人银行, 116 家外国银行分行和 135 家代表处, 营业性机构总数达 911 家。 外资银行总资产达 3.76
万亿元。境外保险机构在华共设立了 68 家外资保险机构和 79 家代表处,外资保险机构总资产达
2.26 万亿元。
随着中国金融业对外开放持续深化, 人民币的国际化水平也在提升, 稳居全球主要货币前列。
3 月 3 日,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潘功胜在国新办“ 权威部门话开局” 系列
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随着中国经济的成长、开放水平的提升,人民币的跨境支付、投融资、
储备和计价等国际货币的功能全面增强,人民币国际地位也有较大提升。数据显示,人民币在本
外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了约 50%,2022 年跨境人民币收付总额是 42 万亿元,比 2017 年增长了
3.4 倍。
潘功胜表示,有序推进人民币国际化,下一步主要工作是:一是聚焦贸易投资便利化,进一步完善人民币跨境投融资交易结算等基础性制度,完善跨境人民币基础设施,扩大清算行网络。二是加快金融市场向制度型开放转变,进一步提高我国外汇和金融市场开放和准入程度,构建更加友好、便利的投融资环境。三是支持推动离岸人民币市场的健康发展,完善离岸市场人民币流动性的供给机制,丰富离岸市场人民币产品体系,促进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的良性循环。四是提升在开放条件下跨境资金流动的管理能力和风险防控能力,建立健全本外币一体化的跨境资金流动的宏观审慎管理框架,防范跨境资金流动风险。
第 1 页 共 3 页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 最近这些年,金融开放的成绩有目共睹。我们将进一步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一流营商环境,稳步扩大金融领域规则、规制、管理、标准等制度型开放。坚持多边主义,积极参与全球金融合作和治理。”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易纲说。
创造公平竞争环境
扩大金融业开放是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需要,是中国金融业自身发展的需要,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需要。 “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济已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了高质量发展阶段。 ” 曹宇说,只有继续毫不动摇扩大金融业开放,吸引更多全球高质量金融资源,才能为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高水平金融支持。
“ 目前,中国已建成世界第一大银行市场和第二大保险市场,但大而不强、大而不精的问题依然存在。通过吸引优质国际金融机构来华投资、拓展业务,将先进的管理理念、成熟的管理技术和产品引入中国市场,促使中资金融机构加快创新步伐。 ” 曹宇表示,扩大开放将进一步助推金融业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不断优化治理机制、管理水平、服务能力,借鉴国际经验,实现中国金融业自身的高质量发展。
曹宇表示,下一步,银保监会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一是与高标准国际经贸规则对标对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