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金融时报/2023 年/3 月/27 日/第 007 版金融科技
加快推进以业务驱动的数字化转型
访百信银行科技规划团队负责人、首席研究员武艳军及安永金融咨询合伙
人马东锋
本报记者 左希
近年来,伴随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以科技创新为主线的数字化建设如火如荼。2022 年,人民银行和银保监会先后发布《金融科技发展规划(2022-2025 年) 》和《关于银行业保险业数字化转型的指导意见》 ,为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迈向规范化和体系化指明了方向,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工作正有条不紊地展开。
但需要承认的是,当前,银行业的数字化转型建设工作在实践中仍存在一定困难。相关建设结果是否能够很好地满足银行数字化建设的总体目标、未来需要在哪些方面继续加强建设等问题,暂时缺少行业评判标准。
针对这些问题,百信银行牵头成立联合课题组,结合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趋势,借鉴业内多家机构对于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方法的经验,形成了商业银行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Bank Diita Mesh,以下简称“ BDM 模型”),提出数字化价值空间概念,将数字化转型框架分为数字化能力、业务线和价值链三个维度,并将数字化转型体现为数字化能力对业务线和价值链的赋能。
今年 2 月,由百信银行组织撰写、安永(中国)企业咨询有限公司作为顾问参与的《商业银
行“ Bank Diita Mesh” 数字化成熟度评估模型白皮书》(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
《金融时报》记者从百信银行了解到, 《白皮书》立足全行业发展视角提出了多项建议,旨在为商业银行开展数字化能力自评估,确定数字化转型发展阶段、成熟度水平、关键差距等方面提供评判标准,从而有效支持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建设工作的整体规划和落地实施,提升商业银行的业务价值。
目前,商业银行的数字化转型进展如何?银行业数字化转型建设工作未来会朝向哪个方向发展?针对上述问题, 《金融时报》记者近期专访了百信银行科技规划团队负责人、首席研究员武艳军和安永金融咨询合伙人马东锋。
《金融时报》记者:随着商业银行数字化转型的持续推进,银行业现阶段在这部分的投入情
况如何?目前,商业银行的投入侧重点在哪里?
武艳军:据我们了解,整个银行业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投入是非常大的。根据各家银行年报,2021 年,银行业整体的金融科技投入超过 3000 亿元。许多银行将金融科技或者数字化转型列在较高的战略地位,在财务资源、人力资源等方面重金投入。相对应地,效果也非常好,所关联的经营业绩有明显增长。
从投入的营收占比来看, 各家银行普遍在 3%左右, 更高的能达到 5%, 也有少部分达到 10%。《金融时报》记者:目前 3%至 5%的科技投入是否可以支撑银行业数字化转型目标?银行业
有没有继续增加科技投入的必要?
马东锋:刚才讲到的占比,只是一个相对参照,更为准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