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国际商报/2023 年/3 月/28 日/第 004 版环球
德意志银行的阿喀琉斯之踵
本报记者 路虹
近日瑞信 172 亿美元 AT1 债券被减计至零,所有该债券投资人血本无归。这一惨烈损失对其他银行债券投资人敲响警钟,对此理性投资人的最直接反应就是,赶紧把投资收回来,否则越晚损失越大。
瑞信债券减记至零像一颗石头投进国际金融市场的池塘,激起层层涟漪,而且马上波及了欧洲最古老的银行之一、德国最大商业银行——德意志银行(简称德银) 。当地时间 24 日,德银股价在德国法兰克福股市大跌,盘中跌幅一度超过 14%,收盘跌幅达 8.53%。引发市场对其他拥有大量债券的欧洲银行担忧,渣打银行股价下跌 6.42%;巴克莱银行股价下跌 4.21%;瑞信和瑞银分别下挫 7.37%和 7.21%。
德银 1870 年成立于德国柏林,总资产高达 1.4 万亿美元,相当于 7 个硅谷银,是世界上最主要金融机构之一, 和瑞信一样位居全球 10 大私营银行之列。 3 月 23 日, 德银的信用违约掉期 (CDS)从前一天的 142 个基点飙升至 173 个基点。据全球市场数据提供商路孚特(Refinitiv)的数据,这是德银 CDS 自 2019 年有记录以来的单日最大涨幅。与此同时,德银的部分债券也遭到抛售— —该行收益率为 7.5%的 AT1 债券下跌 1 美分至 74.716 美分,收益率也随之升至 22.87%。据萃达万博(Tradeweb)的数据,22.87%的收益率是该行 AT1 债券两周前收益率的两倍。德银历经欧债危机后股票长年下跌,目前股价不到 10 欧元,市值只有 200 亿欧元,这对照德国经济体规模,实在很不相称。
为了稳定市场和投资人信心,德银在 3 月 24 日欧洲交易时段发布紧急公告称,将提前赎回二级次级债券。这样的行为通常是为了让投资者对公司的资产负债表有信心。然而,德银股价的反应平平,市场并未消除疑虑,分析师称恐慌在蔓延。
过去 10 多年金融市场的零利率甚至负利率,使得国债收益率持续下降同时,中长期国债价格长期上涨,成为了真正的长牛资产。大部分西方金融机构把中长期国债作为自身资产负债表中资产端的压舱石。这其实在全球的金融系统中埋下了无数的金融地雷。一方面,2022 年以来随着美联储的九次暴力加息,从中长期国债到股价都开始了持续下跌过程,这意味着这些金融机构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