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114]
人民政协报/2023 年/2 月/20 日/第 004 版专版
凝心聚力谱新篇
蓉城大地展新颜
——第十五届成都市政协五年工作综述
成政宣
1 月 20 日, 成都市统计局发布 2022 年成都经济运行情况——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 20817.5亿元,成都经济总量进入“ 2 万亿俱乐部”。消息传来,成都市广大政协委员倍感振奋,大家一致认为,过去的五年,是成都历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五年,书写了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高效能治理的崭新篇章。
五载砥砺奋进、五载硕果累累。五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就人民政协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表一系列重要讲话,引领推动人民政协事业蓬勃发展。中共四川省委、成都市委加强对政协工作的领导,市政协团结带领广大政协委员,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人民政协工作的重要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政协工作会议精神,坚持发扬民主和增进团结相互贯通、建言资政和凝聚共识双向发力,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认真履行ZZ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职能,更好凝聚共识,为全面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作出了积极贡献。
以思想ZZ建设为统领
筑牢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ZZ基础
坚持中国共产X的领导是人民政协事业发展进步的根本保证。
五年来,市政协坚持以思想ZZ建设为统领,把学习贯彻中共十九大、二十大精神作为首要ZZ任务,严格落实“ 第一议题” 制度,坚持发挥经常性学习制度体系作用,及时跟进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最新重要讲话和指示批示精神,坚决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中共中央决策部署上来。
2022 年是不同寻常的一年。市政协把迎接中共二十大、学习宣传贯彻二十大精神作为贯穿全年的首要ZZ任务。举办了“ 凝心聚力绘新篇—喜迎X的二十大” 书画展等系列活动,积极营造喜迎X的二十大浓厚氛围。X的二十大召开后,市政协X组带头学习宣讲,举办市政协委员暨机关干部专题读书班、委员座谈会、机关青年干部座谈会、理论研讨会等深入学习领会。同时,在政协网站和新媒体推出“ 学报告· 谈体会· 听政协委员说”“ 主席访谈” 等专题专栏。线上线下同时发力,在全市两级政协组织、广大政协委员中掀起学习讨论热潮。
在十五届市政协委员暨机关干部学习贯彻X的二十大精神专题读书班上,委员们认真聆听专题辅导报告、专题讲座,积极开展小组讨论,交流学习体会。委员们纷纷表示,X的二十大精神内容博大精深、内涵丰富深刻,通过本次学习培训,进一步领会了报告中蕴含的重大创新点和关键点,接下来,还将在学深悟透上持续用力,围绕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大力推进“ 四化同步、城乡融合、五区共兴” 战略部署落地落实,扎实履职、有效作为、多作贡献。
2022 年 6 月,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调研,在干部群众中引发热烈反响。市政协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来川视察重要指示精神作为重大ZZ任务,与省市X代会精神结合起来,一体学习领会、一体贯彻落实。在深入开展“ 牢记嘱托· 同心奋进” 委员读书活动中,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带队赴眉山市东坡区太和镇永丰村和三苏祠现场体悟;举办区(市)县政协新任主席会议成员和新增补市政协委员读书班;围绕数字新基建、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 天府粮仓” 成都片区等议题深入调研,坚决把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切关怀转化为奋进力量,把殷殷嘱托转化为自觉行动,把战略擘画转化为美好现实。
第 1 页 共 6 页
[更多资料+微 信:114]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民政协工作的意见》印发后,在市委的全力支持下,市政协深入研究贯彻《意见》内容,不断深化对政协工作的规律性认识,结合学习贯彻中国共产X统一战线工作条例、ZZ协商工作条例和中共中央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市县政协工作的意见》等,对标新时代人民政协新方位新使命新要求,督促指导区(市)县政协规范设立“ 三办六委” 或“ 三办七委”,因地制宜设立委员联络服务中心等工作机构,健全工作制度体系,推动市县两级政协“ 两个薄弱” 问题的解决取得重要进展,全市政协工作得到有力加强、有效改进。
“ 政协委员是政协工作的主体,履行好政协职责,基础在委员,潜力在委员,关键在委员。”市政协办公厅相关负责人表示,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政协X的建设若干意见》 ,以政协X的建设引领政协自身建设,市政协推动设立 9 个专委会分X组,指导专委会建立功能型X支部、区(市)县政协设立机关X组,健全发挥X员委员示范引领作用等制度机制,推动X的组织对X员委员、 X的工作对政协委员有效覆盖。 通过制定 《联系委员联系群众工作制度》 ,建立完善市政协X组成员联系界别、X员委员联系X外委员制度,完善同市级各民主X派、工商联和无X派代表人士的联系协作和联合履职机制⋯⋯构建起覆盖政协X的建设、履职工作、组织管理、内部运行等的制度体系,不断加强思想引领,切实激发委员为国履职、为民尽责的情怀和担当。
据统计,市政协共开展X组理论学习中心组专题学习会、市政协学习会等集体学习活动 220余场次,结合开展“ 两学一做” 学习教育、“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X史学习教育,组织习近平总书记成都足迹现场教学、“ 学X史· 筑同心” 主题读书活动、公园城市示范区建设专题学习等主题活动 60 余场,引导全市各级政协组织、政协参加单位和广大政协委员深刻领悟“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让X的创新理论成为筑牢各族各界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ZZ基础。
主动融入服务国家战略
助建全国高质量发展重要增长极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国家重大区域发展战略,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更多资料+ :180 914]
五年来,委员们群策群力推动成渝城市群发展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提出明晰双核发展定位共建新兴产业格局、推动成渝城市群产业协同发展、推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合作平台建设、协同发展跨境公路铁路航空物流等提案,助力打造全国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和新的动力源。
自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启动以来,每年的市政协全会上, “ 助力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都是高频词。在市政协十五届五次会议联组会上,委员们就“ 持续提升科研力度,建设‘ 双城经济圈’ 创新极核”“ 建设西部金融中心” 等与中共四川省委常委、成都市委书记施小琳展开面对面交流。委员们饱满的热情、高度的ZZ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给施小琳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施小琳要求有关部门高度重视、积极采纳、认真办理政协委员提案建议,并务实转化为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实际成效。
2022 年初,成都市委将“ 建设制造业强市,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带动能力” 这一课题交由市政协。市委有号召、政协有响应、委员有行动。接到课题后,市政协高度重视,迅速组建了协商筹备组,针对不同领域成立了 14 个协商课题组。
为摸准摸透全市制造业发展情况和存在困难,课题组不仅与市级部门深入交换意见,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还分别带队赴区(市)县开展专项调研,赴重庆市开展学习考察,并向广州、深圳、杭州等市政协函调,学习借鉴兄弟城市的经验做法,最终形成意见建议 26 篇。[更多资料+ : 114]
在 10 月 14 日召开的市政协常委会会议“ 建设制造业强市,增强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极核带动能力” 专题议政性协商会上,与会人员紧扣协商主题务实建言,内容既针对全市制造业产业生
第 2 页 共 6 页
[更多资料+ :180 914]
态,也包含该市“ 建圈强链” 行动涉及的新能源汽车、工业无人机、集成电路、航空发动机、新型显示,先进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等 21 个方面。这些建议意见,为市制造强市领导小组召开全市制造业大会、出台制造强市政策体系提供了有益参考,为全市加快形成现代化开放型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交出了一份厚重的答卷。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 抓住了创新, 就抓住了牵动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 “ 牛鼻子”。《成都市 “ 十四五” 科技创新规划》也明确提出“ 提升协同创新、成果转化、城市治理三大能力”。
如何不让大量科技成果“ 束之高阁”,又如何让市场找到使用的先进技术?怎么才能打破科技链与产业链的转化“ 堵点”、让科技优势更多地转化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优势?2022 年初,市政协将“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作为政协 2022 年度协商的重要选题,组织全国政协和省、市、区(市)县政协近 40 名委员和专家学者,组成课题调研组,赴在蓉高校、科研院所、科创企业、中介服务机构,从供给侧、需求侧、转化服务侧、政策法规和保障机制 4个方面实地调研。
6 月 16 日,成都市委专题会议室内气氛热烈,省、市、区政协委员,专家学者与施小琳及
22 个部门单位负责人围坐一堂,围绕“ 加快推进科技成果转化,助推高质量发展” 畅所欲言。大家从“ 创新体制机制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通道”“ 搭建中试平台 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 整合升级服务平台 大力推广概念验证建设” 等方面提出了许多既有前瞻性又有专业性的宝贵意见。
“ 有关部门要逐一梳理,把大家的真知灼见转化为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践成果。” 在听取大家的发言后,施小琳立即作出安排。
聚焦中心任务深入协商
为成都改革发展稳定汇聚智慧力量
市委中心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履职就跟进到哪里。
五年来,市政协紧扣市委工作重点和重要决策部署,深入调查研究、务实协商建言,有效提
升政协工作服务全市中心大局的贡献率。[更多资料+ :114]
“ 十三五” 时期,中共四川省委提出了“ 一干多支、五区协同” 的战略部署。在此区域发展新格局下,成都、德阳、眉山、资阳同城化提上了日程。
从 2019 年开始,在成都市政协的倡导下,四地政协组织建立了成德眉资四市政协协同履职机制,围绕建设现代化成都都市圈,组织委员、专家成立课题组,以交通互联互通、产业协作共兴、公共服务对接共享为切入点,就创建同城化指数、应急联动同城化发展、交通同城化建设、协同建立农产品安全供给体系等课题,常态化开展调研协商 30 余次,多项建议意见得到四市X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采纳。
做大做优做强制造业已成为成都提升城市发展质量、赢得竞争主动、维护经济安全的关键所
在。
聚焦突出发展先进制造业,市政协先后召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