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河南法制报/2023 年/2 月/21 日/第 002 版要闻
愚公故里好“ 枫” 景
——济源市法院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 工作综述
河南法制报记者 孙梦飞[更多资料+ : 114]
近年来,济源市法院立足审判职能,坚持强基导向,积极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多措并举开展“ 枫桥式人民法庭” 创建活动,持续推动人民法庭工作高质量发展。今年 2 月,该院王屋人民法庭被省法院命名为全省首批“ 枫桥式人民法庭”。
质效为本
把案子办得更好一些
案子要办好,深入群众少不了。在离群众最近的基层人民法庭做法官,必须下到田里去、走
到家里去,带案下乡、以案释法,让群众以看得见、摸得着的方式感受公平正义,体会司法温情。
“ 卢法官,你办案公平,我们听你的。” 2022 年盛夏,在办理下冶镇某村核桃树嫁接合同纠纷系列案时,为了核实嫁接苗木的种类和数量,王屋人民法庭员额法官卢伟三次前往该村,挨家挨户丈量土地、统计苗木,认真扎实的工作赢得了种植户的信任。该系列案最终以调解的方式结案,得到村民一致认可。
该院坚持调解优先,鼓励基层法官大胆适用小额诉讼程序和简易程序办理案件,全力提升审判效率。2022 年,王屋人民法庭受理各类民事案件 589 件,审结 573 件,结案率 97.28%,其中简易程序适用率 84.97%,小额诉讼程序适用率 43.71%,各项审判质效指标均位居全院前列。
“ 案子办得准、办得快!” 群众的认可,是对人民法庭工作最大的肯定。数字架桥
离人民群众更近一些
济源面积不大,但山区丘陵面积占了 88%,群众诉讼多有不便。特别是坐落在山间的王屋人民法庭,往来道路崎岖蜿蜒,早些年,不少群众因此而放弃了维权。
“ 什么是枫桥经验?在我们看来,就是我们的诉讼服务要离群众近一些,让群众少跑腿、不跑腿就能把事儿办了、把纠纷解了,这也是基层法庭践行X的群众路线的应有之义。 ” 时任王屋人民法庭庭长的郭辉鹏,对于践行新时代“ 枫桥经验”、提升基层群众的诉讼体验有着自己的理解。
2022 年 6 月,5 位年近六旬的老人打来电话,称包工头欠了他们几千元血汗钱。办案法官考虑到老人住的地方离法庭太远,便主动联系了法律援助律师。该案在网上立、庭审在云上开、纠纷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