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 :114]
[更多资料+:114]
中华工商时报/2023 年/2 月/14 日/第 008 版光彩· 公益
[更多资料+ :114]
宝鸡市渭滨区工商联:以“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模式促共富
本报记者 刘可
“ 万企兴万村” 行动开展以来,陕西省宝鸡市渭滨区工商联以“ 产业发展和村企共赢” 为突破口,高点谋划、全面布局,积极探索、勇于创新,全力推动“ 万企兴万村” 行动走深走实。
按照因地制宜,多元推进的思路,依托城市近郊农村的区位优势,在推进产业联村的过程中,渭滨区工商联树立“ 企业发展、集体壮大” 和“ 专业的事让专业人干” 的理念,依托龙山玉珠葡萄等本土品牌企业,在“ 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户” 的成熟运行机制下,创新“ 代建代管代销” 产业模式,有效解决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面临的种什么、怎么种、谁来种、怎么存、怎么卖等问题,为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探索实践。
构筑联建共赢格局
渭滨区委、区政府高度重视“ 万企兴万村” 行动,组织成立由区委常委、统战部部长任工作组长,区工商联负责牵头实施、各有关部门联合推动的专项工作小组,不断完善工作体制机制,将“ 万企兴万村” 行动纳入全区乡村振兴战略指挥部专项工作。
据悉,渭滨区工商联成立渭滨区“ 万企兴万村” 行动智囊团,组建一支 20 余名有丰富理论和实战经验的专业型企业家队伍。目前,已有“ 万企兴万村” 行动市级实验项目 3 个,区级实验项目 11 个。[更多资料 + :114]
根据渭滨区农村发展现状、 农业产业特点和民营经济发展实际、 驻区大中型企业的规模效益、行业特点及参与积极性,渭滨区工商联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各类企业采取“ 1+N+1” 模式(1 个村与若干户民营企业和 1 户驻区大中型企业结成乡村振兴团队)参与乡村振兴工作。
渭滨区工商联在掌握 44 个村基本情况、乡村振兴发展规划和产业发展规划的基础上,组织召开座谈会 3 次,走访调研民营企业 13 户,充分征求意见建议,打造 5 个示范村、20 个重点村、
19 个推进村,同时,及时调整前期方案,提出“ 产业联村、项目带村、智力扶村、文化兴村、捐赠帮村、就业助村” 六种结对模式,拓宽村企合作思路,深化村企联建模式,实现村企精准对接。
此外,建立“ 万企兴万村” 行动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定期召开专题会议,解决突出问题,不断优化村企合作方案。搭建政、村、企交流平台,举办村企沙龙活动,围绕“ 乡村振兴项目策划包装和村企利益联结” 进行深入座谈交流,为村企共谋振兴之路提出切实可行的好点子、好思路。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领导小组成员单位,形成部门协同、上下联动、专项推进的工作格局。
发挥优势合作互补
渭滨区工商联充分发挥村级集体经济组织项目资金优势、组织优势和企业的技术、市场、管理优势,采用“ 代建代管代销”(代建:由企业根据市场需求,对果园进行统一设计和规划建设。代管:生产过程全程由企业运营管理,实现技术与市场无缝对接。代销:村级集体经济参与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