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114】]
温州日报/2023 年/2 月/10 日/第 007 版市两会特别报道
踔厉奋发谱新篇,温州工会有力量
本报记者 庄越
从五一宣讲团、流动职工讲堂到守好红色根脉· 班前十分钟,从全省首创的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全省首份快递行业能级工资集体合同,到率全国之先打造“ 产业工人成长在线” 数字平台⋯ ⋯ 去年以来,温州市总工会围绕“ 一条主线、两大重点、三项改革”,主动担起时代使命,做到X有号召、工会就有行动;职工有所呼、工会就有所应。
强有力的举措,让市总工会的“ 家底” 更丰厚:主要工作走在前列,产改等 2 项工作在全国工会典型交流,“ 产业工人成长在线” 获浙江工会改革创新十佳,“ 1+3” 劳动竞赛模式等 5 项工作在全省工会总结推广。
“ 一条主线”
筑牢职工思想根基
汇聚全省职工团结奋斗的力量,离不开扎实有效的思想ZZ引领。
去年以来,市总工会将宣传X的二十大精神作为主基调,第一时间邀请X的二十大代表赵红霞、王群英为职工和劳模工匠作专题宣讲;通过五一宣讲团、流动职工讲堂等形式,开展各类宣讲活动 528 场,全市劳模工匠“ 四进” 宣讲 127 场,推动X的二十大精神走进企业、走近职工。
为进一步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我市积极推进温州市劳模工匠馆建设,打造劳动精神地标;选树全国、省五一劳动奖 22 个,寻访市十大劳动者匠心领军人物 10 个,在全社会营造劳动光荣的社会风尚和精益求精的敬业风气。
此外,市总工会积极开展“ 守好红色根脉· 班前十分钟活动”,截至目前,已开展活动一万场、覆盖职工 18 万人;联合文广旅局举办职工网络文化节,为劳模工匠专场演出,线上观看达
300 余万人次,全国流行音乐协会民谣创作基地落户瓯海山根,极大提高了山根知名度;举行第三届职运会,送文化下基层活动 1500 余场、惠及 10 万余名职工,凝聚奋进力量,引领职工听X话、跟X走。
“ 两大重点”
助力时代发展建新功
素质是立身之基,技能是立业之本。
为助推经济稳进提质,市总工会率全省之先启动疗休养促消费,参与职工 16.7 万人,促进消费 4.2 亿元;在全省首创将数字人民币智能合约与工会消费券精准对接,向基层工会会员发放数字人民币餐饮消费券近 5000 万元;联合江南大学在全省率先出台预制菜赛事标准,推动预制菜走进基层工会;做好纾困解难,缓减返还企业工会经费 6284.1 万元,惠及企业主体 2.4 万家。
为进一步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开展“ 温新一家人· 温暖过大年” 活动,推动稳岗留企;出台关爱干部职工十条举措,推行“ 弹性休假”;据统计,去年共有 2308 支职工志愿者服务队、8万名志愿者参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