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珠海特区报/2023 年/2 月/8 日/第 016 版2023 珠海两会特别报道
市统计局全力打响统计服务“ 九大攻坚战”
为珠海高质量发展擂鼓开道
本报记者 马涛 通讯员 余伟
新年伊始,珠海市深入学习贯彻全省高质量发展大会精神,坚定不移把高质量发展作为首要任务,把制造业当家作为头号工程。市统计局主动对焦市委、市政府工作重心,不断强化统计现代化建设的使命担当, 将精准服务 “ 产业第一” 作为主攻方向, 全力打响统计服务 “ 九大攻坚战”,为全市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2022 年,面对异常复杂严峻的经济环境,市统计局紧紧围绕全市“ 产业第一” 中心工作,按照市委、市政府工作部署,以扎实的科学统计,优质的统计服务推动珠海经济发展跃上新台阶,用科学详实的统计数据描绘出产业发展的强大韧性和后劲。
打响流程再造攻坚战,坚持全市经济“ 一盘棋”
坚持全市经济“ 一盘棋”,更加明确自身职责定位,坚持“ 对内优化统计流程,对外提升统计服务”,着力健全完善“ 政府主导、统计牵头、部门联动、共建共享” 的“ 大统计” 工作体系。
围绕影响季度 DP 核算的 41 个关联指标建立分析图谱,充分把握经济运行的基本成因,提升统计分析颗粒度;积极与发改、工信、科创、金融、商务、财政、交通、住建等 20 余个部门衔接,建立定期通报行业指标制度;主动上门为行业主管部门提供统计指导服务,提高行业部门对相关统计指标的理解和认识,增强“ 识数管数用数” 水平。
通过前置服务指导、建立会商制度、完善联席会议,将统计工作边际延伸扩展到各行业主管
部门,推动齐抓共管、协调联动的“ 大统计” 工作格局逐步形成。
打响监测预警攻坚战,当好决策前瞻“ 司号员”
坚持“ 用数据说话,为决策服务”,让统计服务抢在领导决策之前,数据提供跑在经济发展前沿。
健全监测指标体系,严格执行“ 一周一研判、半月一调度、每月一分析” 机制,及时反映经济运行走势和重大变化,力求“ 快、精、准”;抓好重点行业指标监测预警,做好七大支柱产业集群、工业百强企业、批零住餐三十强企业等统计监测,及时找准经济运行中的风险隐患和变化趋势;每月编印《统计月报》,以“ 月度走势图” 方式发布工业增加值、固定资产投资、社会销售品零售总额等主要经济指标,对标国家、省、珠三角九市做好相应指标的逐项对比。
强化统计分析支撑,2022 年共上报月度监测分析 40 篇、统计专报 3 篇,对房地产下行、企业外迁等多个问题专题预警,提出应对举措,为市委市政府掌握经济运行态势、做出科学决策提供可靠依据。
打响产业调研攻坚战,提供优化发展“ 金点子”
坚持以“ 数” 为媒、以“ 策” 为谋,围绕全市重大事项、重要决策实施情况持续跟踪调查,形成专题调查报告,积极建言献策。
围绕珠海城市定位和发展使命,科学谋划高质量发展新路径,从统计视角深入解读现代化国际化城市内涵,形成《珠海建设现代化国际化经济特区的深度思考》报告。聚焦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先后对全市“ 7+1” 支柱产业发展现状进行梳理和盘点,形成《从统计视角解读珠海产业发展现状及问题》报告;根据珠海工业经济发展现状,研判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突破口,形成《对实施“ 产业第一” 战略的深度思考》报告;结合重点产业发展深度调研,形成《珠海市住宿和餐
第 1 页 共 3 页
饮业消费复苏情况调查报告》《加速发展信息服务业,助力珠海建设数字经济高地》等系列报告,为产业链强链补链建设探索路径。
关注二手车行业发展,对 102 家二手车商开展问卷调查,形成《出台“ 利税纳统” 扶持政策,促进二手车交易市场发展》专题分析,得到市领导批示和商务部门重视,推动相应政策措施制定出台。
打响纳统入库攻坚战,夯实经济增长“ 新动能”
坚持与行业主管部门共享协作,指导企业及项目升规入库,确保符合标准的单位应统尽统,
着力释放珠海经济发展新动能。
强化部门联动,加强与发改、财政、税务、市场监管等部门协作,构建“ 横向拓展到相关部门、纵向延伸到基层” 的名录库管理体系,形成入库纳统强大合力。强化企业培育入库指导,编印《珠海市企业及项目统计申报入库工作指引》 ,增强企业纳统意识,促进新企业、新项目按时纳统,在库企业和项目应统尽统。目前,全市共有 6200 余家企业通过国家统计局联网直报平台报送数据。
打响带头招商攻坚战,助力“ 项目落地攻坚年”
坚持“ 一把手” 带头招商,全年抓好优质项目引荐,长期跟踪服务项目落地,形成大抓产业项目的浓厚氛围。
成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