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 + :114]
巴彦淖尔日报(汉)/2023 年/2 月/20 日/第 001 版
拓宽“ 聚财之道”
把控“ 用财之度”
势赋能
为经济高质量发展蓄
——2022 年全市财政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黄景莲
2022 年,我市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 77.5 亿元,同比增加 18.3 亿元,增长 30.9%,总量、增速均创历史新高;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突破 300 亿元大关,完成 308 亿元,同比增加 38.89 亿元,增长 14.5%;民生支出 218.4 亿元,同比增长 14.4%,支出占比达 7 成以上⋯⋯
旗帜汇聚力量,数字见证成绩。2022 年,我市财政系统锚定“ 国之大者”,遵循以政领财、以财辅政基本原则,强化“ 有解思维”,以“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 的精气神,全力拓宽“ 聚财之道”,广泛培植税源,做大财政“ 蛋糕”,精准把控“ 用财之度”,严格落实过“ 紧日子” 要求,各项工作取得喜人成绩,向全市人民交出了一份成色十足、殊为不易的“ 财政答卷”。
蓄势赋能靶向发力
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内蒙古蒙牛圣牧高科奶业有限公司主要从事乳品生产, 去年受疫情影响, 公司很多岗位空缺,招聘困难。了解到这一情况后,我市及时注入“ 真金白银” 帮助企业和职工渡过暂时性难关。“ 去年政府发放的一次性留工补贴 32 万元、失业保险稳岗补助 30.9 万元,为公司稳定就业、生产经营带来了很大帮助。” 该公司负责人说。
实体经济是立市之本、强市之基、富民之源。2022 年,我市财政系统精准聚焦、靶向发力,充分发挥好财政支持经济杠杆作用,把好钢用在刀刃上,助力实体经济发展。全市财政系统全年争取上级各类转移支付资金 232.5 亿元、地方债券资金 32.8 亿元,全力稳住经济大盘,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
——着力解决市场主体“ 燃眉之急”。全年落实留抵退税及减税降费资金 26.68 亿元,助力企
业“ 轻装上阵”。加快推进财政金融资源支小助微“ 示范样板” 创建活动,全年新增政府性融资
担保额 2 亿元,完成目标任务的 200%。严格执行政府采购中小微企业优惠政策,全年面向中小
微企业的政府采购项目金额突破 7 亿元。争取上级重点产业发展专项资金 6901 万元,60 户企业、
11 个项目获得资金支持,助力企业转型升级、绿色发展。
——加大生态环保投入。全年投入资金 20.76 亿元,高位推进“ 十四五” 乌梁素海生态环境保护治理项目,成功争取到全国第 5 批中央财政支持北方地区清洁取暖试点项目,市、旗筹措资金 2.57 亿元,确保项目顺利实施。支持对外经济发展。争取外经贸发展专项资金 4086 万元、口岸基础建设资金 2098 万元,重点支持对外投资、破零增量、口岸建设等工作。
——加快现代农牧业发展。争取上级农田建设补助资金 5.23 亿元、水利专项资金 1.84 亿元,市级配套当年及以前年度资金 1.93 亿元,支持 32.5 万亩高标准农田建设全部完工,河套灌区续建配套与现代化改造项目扎实推进。争取自治区奶业振兴资金 2.1 亿元,市级配套当年及以前年度资金 1.28 亿元,推动百万头奶牛肉牛养殖工程加快实施。连续第三年获得自治区优势特色产业集群项目支持,争取项目资金 5500 万元。再次争取自治区 6 个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发展项目资金9800 万元,实现了项目控制数、资金额度三年“ 三连增”。
——推动科技创新发展。落实科技领域资金 2.2 亿元,同比增长 20.6%,本级财政年初安排科技领域预算资金 1.1 亿元,同比增长 7.8%,重点支持国家农高区建设,助力“ 科技兴蒙” 行动。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114]
加强交通设施建设。争取专项资金 16 亿元,重点保障省道 311 朝阳至建丰农场段等重大公路建设项目。
情系群众兜底补短
绘就民生幸福底色
商场超市大红灯笼高高挂, 市民步履轻松忙采购; 乡村文化服务中心文化惠民活动精彩上演,欢声笑语接连不断;新居新房窗明几净、温暖舒适,困难群众喜笑颜开⋯⋯春节期间,我市各地处处洋溢着欢乐祥和的气息。
温暖的民生底色,是一座幸福之城的最好注解。扫描我市财政民生账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