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经济日报/2023 年/2 月/27 日/第 001 版
继续实施积极财政政策,认真做好五方面工作——
山西:管好政府“ 钱袋子” 加力提效落实处
本报记者 马永亮
作为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财政在促进经济发展、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等方面作用突出。
为有效应对当前财政经济形势,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今年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强经济调节,探索利用财政收支、国资运营、减税退税、项目投资等方式,在跨周期、逆周期、长周期调节上拿出更多管用招数。
2023 年, 我省财政工作将如何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 用好政策 “ 工具箱”,管好政府“ 钱袋子”,实现加力提效的目标?
今年的财政收支盘子有多少?
按照 1 月 12 日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的《山西省 2022 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执行情况与 2023 年全省和省本级预算草案的报告》 ,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收入 3626.59亿元,比 2022 年完成数增长 5%。其中,税收收入 2968.79 亿元,增长 10.1%;非税收入 657.8亿元,下降 13.2%。
2023 年,全省一般公共预算支出 6540.99 亿元,增长 14.4%。主要项目安排情况是:教育支出 957.14 亿元, 增长 17.3%; 科学技术支出 115.42 亿元, 增长 18.8%;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1036.8亿元,增长 15.3%;卫生健康支出 466 亿元,增长 13.8%;节能环保支出 267.6 亿元,增长 10.4%;城乡社区支出 424.14 亿元, 增长 15.3%; 农林水支出 686.61 亿元, 增长 15.2%; 住房保障支出 181.92亿元,增长 8.5%。
省财政科学研究院专家告诉记者,今年预算安排原则,首先是坚持科学合理预计收入,充分考虑我省能源产业比较优势,以及转型发展良好态势,既积极进取又留有余地。同时,坚持小钱小气、大钱大方,将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重大决策部署作为预算安排首要任务,在压减一般性支出的同时,增强重大战略任务财力保障。财政管理将更加精细化,实施全方位、全覆盖、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不断提高财政资金配置效率和资金使用效益。坚持底线思维,坚决遏制新增隐性债务,有效防范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确保财政经济健康平稳运行。
着力落实加力提效的财政政策
20 多台大型机械轰鸣作响,200 多名工人热火朝天地忙着建设。开年以来,阳城经济技术开发区电子信息产业园项目工地一派繁忙景象。该项目是今年的省级重点工程,基础投资 10 亿元,打造以电子信息、智能终端、新材料等高新技术产业为主题的特色产业园。项目全部建成运营后,预计每年可带动投资 35 亿元,年产值达到 40 亿元。
激发创新活力,助推经济复苏,财政政策加力提效显现在众多的大型建设项目上。
省财政科学研究院专家解释:
“ 加力”,就是要适度加大财政政策扩张力度。在财政支出强度上加力,统筹财政收入、财政赤字、贴息等政策工具,适度扩大财政支出规模;在专项债投资拉动上加力,合理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适当扩大投向领域和运作资本金范围,持续形成投资拉动力;在推动财力下沉上加力,持续增加转移支付力度,向困难地区和欠发达地区倾斜,兜牢兜实基层“ 三保” 底线。
“ 提效”,就是要提升政策效能。主要措施有:完善税费优惠政策,增强精准性和针对性,着力助企纾困;优化财政支出结构,提高财政支出绩效,更好发挥财政资金“ 四两拨千斤” 的作用,有效带动扩大全社会投资,促进消费。
第 1 页 共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