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 + :114]
厦门日报/2023 年/2 月/28 日/第 A06 版经济新闻
早谋快干加速跑
[更多资料+ :114]
凝心聚力促发展
厦门农商银行新圩支行以优质金融服务,助力乡村振兴,助推实体发展,
增进民生福祉
本报记者 苏丽娜 通讯员 杜宇飞
人勤春来早,实干走在前。今年以来,厦门农商银行积极贯彻落实省委“ 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 行动部署,以担当农村金融、普惠金融、绿色金融“ 主力军” 为己任,践行“ X建+金融助理+多社融合” 模式,围绕我市经济社会发展重点领域、重点行业,不断加大政策倾斜、资源投入和服务创新力度,力促我市实现一季度“ 开门稳”“ 开门红”。[【更多资料+:114】]
基层是个大舞台,广阔基层大有可为。作为扎根乡土,与“ 三农” 最亲近的银行业金融机构,厦门农商银行始终保持支农支小、回归本源的战略定力,在做好主责主业的同时大力支持实体经济,全面服务乡村振兴。今起,本报记者将以厦门农商银行基层网点为视角,带领读者感受该行助力我市开拓发展新局的实际举措与成效。
近日,本报记者走进厦门农商银行新圩支行,它正以一往无前的奋斗姿态,融入区域发展新格局,积极探索金融服务新路径、新模式,全力增强农业农村发展新动能,展现金融服务“ 支农、支小、兴商、助企、惠民” 的担当与作为。[(更多资料+:114)]
以农为本
当好乡村振兴金融主力军
“ 我们做蔬菜批发,行情变化快,资金压力大,多亏新圩支行为我们配备了自主循环贷,办理便捷、使用灵活,让我们的生产经营业务更顺畅。 ” 翔安区顺兴农蔬菜专业合作社负责人黄先生说道。该合作社是新圩镇的蔬菜批发大户,前不久刚刚支用了 50 万元贷款用于大批量蔬菜采购,新圩支行不断提升“ 三农” 金融服务可得性,帮助农户增产丰收、涉农企业扩大经营,也保障了民生物资供应。
以农为本,为农而生,因农而兴,当好乡村振兴的金融主力军,是厦门农商银行始终坚守的战略定位。新圩支行紧跟步伐,紧抓当前春耕备耕生产的关键节点,因地制宜推动创新产品和服务落地,助力信贷资金有效倾斜。据介绍,去年 12 月以来,该支行金融助理积极深入乡村一线、田间地头,根据不同客群金融需求特点提供“ 一户一策” 金融服务,依托“ e 鹭贷”“ 农 e 贷”“ 万通宝小微贷” 等产品, 加大对乡村产业贷款扶持力度。 今年以来, 新圩支行已办理涉农贷款超 160笔,金额超 1426 万元,巧引“ 金融活水” 润泽乡村沃土。
同时,新圩支行切实将“ 整村授信” 作为推广普惠金融的主要工具和优化农村金融服务的有
力抓手,从源头上攻克贷款难、担保难、贷款贵等痛点。截至目前,该支行已与辖内 16 个村居
签订了《整村授信协议》,授信约 2000 户,授信金额近 8 亿元。今年初,新圩镇农户小庄打算扩
大种植,正愁缺少资金置办种子时,新圩支行的“ 整村授信” 发挥了作用,他称赞道:“ 我获得了
30 万元预授额度,需要用多少就支多少,点点手机就能到账,还享超低利率,真是‘ 及时雨’ 。”
心怀“ 三农”
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2 月中旬, 新圩支行金融助理熊灵程驱车 40 分钟, 来到位于大帽山农场内的火龙谷家庭农场,走访了解客户需求,及时提供金融服务。
眼下,农场内鸟语花香、春意盎然,新一批果苗刚栽下,鱼苗刚刚投放,工作人员为即将到
第 1 页 共 3 页
来的游客准备着农家产品。 “ 随着旅游市场回暖,农场的经营状况越来越好,这得感谢厦门农商银行,在农场最困难时给予我信心与支持。” 农场负责人黄先生感慨道。[【更多资料+:114】]
这家农场与新圩支行结缘于 2021 年,当时农场经营困难,但由于缺少抵押物,很难申请到贷款,几经周折,黄先生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向新圩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