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邢台日报/2023 年/2 月/28 日/第 001 版
我市围绕务实活跃,打造“ 最暖心” 金融环境——
畅通金融血脉 激发企业活力
本报记者 周林 通讯员 刘达
“ 金融是实体经济的血脉,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是金融的宗旨,也是防范金融风险的根本举措。” 近年来,我市聚焦“ 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 重点工作,多项金融指标位居全省前列,企业上市“ 邢台模式” 全省推广,信贷投放精准有力,金融环境持续优化,金融运行安全稳定。
创新打造企业上市“ 邢台模式”
近日,在位于任泽区的河北华密新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工人正在赶制液压往复密封件,该产品压缩永久变形小、高耐磨、使用寿命长,各项性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这家国家专精特新“ 小巨人” 企业,于去年 12 月 23 日在北交所成功上市。
推动企业上市不仅是企业做大做强的有效途径,也是邢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为帮助企业成功上市,我市建立市、县两级上市工作领导小组、上市工作专班、重点联系银行制度,专组专班专人全链条开展一线精准服务,全过程“ 访盯督办” 企业上市问题。
在华密新材北交所上市期间,针对企业存在权属变更、注册登记等问题,市地方金融监管局现场督办,联合任泽区政府合力推动,为企业开辟绿色通道、特事特办,一天内为华密新材办理相关证明、审批材料,顺利推动企业上市。
近年来,我市创新打造企业上市“ 邢台模式”,在全省率先与河北证监局、深交所和北交所签署战略合作协议,建立市县专组专班专人服务机制,组建“ 资本赋能专家服务队”,全覆盖走访县(市、区)产业链主、集群龙头、专精特新等优质企业。
壮大上市储备队伍,我市出台《邢台市上市后备企业资源库管理暂行办法》 ,精准筛选了 22家纳入省级储备库,其中“ 领跑者” 企业 9 家。同时,在我省率先建立上市后备企业重点联系行制度,逐企匹配 2—3 家银行跟踪服务,去年为 22 家省级上市后备企业新增贷款 46.04 亿元。
围绕今年“ 新增上市企业 2 家以上” 的目标,我市将继续发挥企业上市“ 邢台模式” 作用,积极开展“ 深入挖潜、多元培训、资本赋能、问题化解” 专项行动,帮助后备企业解决权属变更、税费缴纳、环境评价、注册登记等方面问题,加强上市前政策扶持,引导企业家善用资本市场力量助力企业发展壮大、蝶变升级。
融资服务“ 贷” 动企业发展
日前,中国建设银行邢台分行在走访位于平乡县的河北欧耐机械模具股份有限公司时,了解
到企业因日常生产及原料采购产生大量资金缺口。结合企业特点,该行为其发放专利权质押贷款
2000 万元。同时,结合企业中长期发展需求,为该企业节能冷凝式壁挂炉项目发放固定资产贷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