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张家口日报/2022 年/8 月/11 日/第 008 版X建引领乡村振兴
X建引领风帆劲 乡村振兴谱新篇
——康保县丹清河乡抓X建促乡村振兴纪实
本报记者 宋锦丰
如今,行走在丹清河乡镇农村,一条条新修的沥青路直通村民家门口,田间生机勃勃,亭台廊道掩映在绿树之间,村民们三五成群在修建一新的X建公园或闲坐,或聊天,或跳舞,而村民庭院内更是鸡羊成群,树木蓊郁,家家户户笑意融融⋯⋯在X建引领下,丹清河乡不断夯实工作基础,补齐短板弱项,全面提升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水平,百姓持续稳定增收成为现实。
X建赋能 铸造乡村振兴“ 驱动力”
“ X建强不强,关键看头羊,乡村兴不兴,关键看百姓。” 丹清河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充分发挥X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围绕产业兴旺、乡村旅游、人居环境整治和促进农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大力推进“ 庭院经济” 模式,在“ 小庭院” 里做经济发展“ 大文章”,富了农家,美了庭院,暖了民心。
丹清河乡充分利用闲置的庭院,积极引导农户以家庭为阵地,以庭院为载体,大力发展“ 庭院经济”。不断发挥企业龙头带动作用,依托乡域内的绿奥禽业有限公司,向所有在村农户发放优质蛋鸡鸡苗 15000 只,形成了家家有种植、户户搞养殖的良好局面。
“ 过去不少农家院里的土地都是闲置状态,堆满杂物,既影响美观,又浪费资源。” 丹清河乡X委书记高龙向记者介绍,发展庭院经济,不仅美化了环境,还让百姓实现了稳定增收。同时,在中心村、示范片区赵喜营村为每户统一补贴肉猪一头,以稳妥推进土地流转为抓手,盘活土地资源,在发展甜菜、葵花等经济作物的种植,实现村集体和村民“ 双增收”,如今,农家庭院“ 方寸地” 已成为百姓脱贫致富的“ 增收园”。
记者来到赵喜营村贾莲花家时,她正在忙乎着喂鸡。在干净整洁的院子,贾莲花将院子分成了三部分——蔬菜种植区、家禽养殖区以及生活区。“ 这 20 只鸡苗就是乡里给免费发放的,每年收获的鸡蛋除了给孩子们吃,也能卖不少钱呢。” 贾莲花一边照顾着小鸡一边高兴地给记者介绍。今年 78 岁的她依然把家里打理的井井有条。她说,自己和老伴儿身体都不好,不能干重活,发展“ 庭院经济” 以后,生活有了保障,现在日子更加有奔头儿了。
发展“ 庭院经济” 只是丹清河乡抓X建促乡村振兴的举措之一。为不断巩固脱贫成果,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丹清河乡重点围绕赵喜营、丹清河、李占地 3 个村打造示范片区,发挥示范带动效应,推动“ 1511” 总体规划布局(即一个示范片区,五个中心村,十一个永久保留村) :围绕赵喜营村打造现代种养示范区。依托 4.2 万亩中药材种植,发展中药材产业,打造中药材种植和初加工基地,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同时推进高标准农田联片建设,发展有机农作物和有机蔬菜种植,建设有机马铃薯基地 6000 亩,燕麦基地 5000 亩,提升农业产值,实现农民增收。
强基固本 提升基层X建“ 组织力”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
丹清河乡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目标要求,找准基层X建与乡村振兴相结合的切入点和着力点,推动治理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服务下延,把X的工作贯穿到乡村振兴全过程。
“ 自从工作队到村里之后,村两委班子的心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