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抚顺日报/2022 年/8 月/23 日/第 006 版专题
关于加快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的调研报告
市政协专题调研组
围绕我省“ 一圈一带两区” 区域发展格局和市第十三次X代会“ 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目标任务,经市委同意,市政协选择“ 助力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 课题,作为十四届市政协专题议政性常委会会议的开篇议题,组织市各民主X派、工商联、三县政协、相关专家学者和部分市政协委员成立专题调研组,深入听取市直部门、省市专家、市场主体等多方意见,实地调查抚顺县、清原满族自治县、新宾满族自治县三县求实,考察学习鞍山、本溪、铁岭三市求是,经综合研究思考,形成了《关于加快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的调研报告》 。
我市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形势紧迫
从省级层面看,顶层设计成为实战蓝图。今年以来,围绕加快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省委、省政府成立了由主要领导挂帅的领导小组和专项推进组,组织编制辽东绿色经济区发展规划,相继推出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若干措施、年度工作要点、匹配专项资金等一系列政策措施,发出了动员令、吹响了冲锋号。
从兄弟市县看,自选动作成势见效。鞍山市锁定矿山生态修复治理,今年筹资 8700 多万元,专门支持岫岩县绿色发展。铁岭市坚持规划先行,明确西丰县“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生态文明样板区” 发展定位。本溪市立足生态立市,编制完成《本溪市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先行区规划》和《本溪市生态评估报告》 ,启动实施 GDP、GEP 双考核机制,在全省呈领跑之势。
从我市情况看,绿色经济蓄势待发。近年来,我市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践行“ 两山” 理论,以守护“ 辽宁水塔” 的责任担当,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冰系统治理,全面融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全力建设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 三篇大文章”“ 六大产业”释放出绿色势能,只要我们发挥优势,突出特色,持续用力,就一定能跑出绿色发展加速度,走在全省前列。
我市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的独有优势和主要问题
独有优势:
“ 辽宁水塔”坐落地。 辽宁最重要的水源地——大伙房水库坐落在我市, 供给辽宁七城市 2300多万人生产生活用水,“ 辽宁水塔” 功能名副其实、无可替代。
生态资源富集地。我市地处国家“ 两屏三带” 生态安全战略格局中的“ 一带”,丰富的森林资源对碳中和具有较大的贡献,“ 抚药八宝” 是大自然回馈抚顺的宝贵资源财富。
东北滑雪最优地。我市地处国际公认的“ 世界冰雪黄金带”,是东北户外滑雪环境最适宜区域。
“ 圈”“ 区” 融合优选地。抚顺是沈阳现代化都市圈与辽东绿色经济区的衔接地,具有推动“ 圈”“ 区” 联动互补、城乡一体化发展的成熟条件。
省定品牌命名地。省政府为辽东绿色经济区建设确定了 3 个共创名牌,我市专有地名“ 大伙
房” 荣列其中,为我市创造了主场“ 摘牌”“ 创牌” 优势。
历史文化聚集地。我市汉代设郡、明朝建城、清朝启运,拥有 7 千余年的人类居住史,是新中国国歌素材起源地、东北抗联游击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历史文化、红色文化底蕴丰厚。
主要问题:
第 1 页 共 3 页
一是生态保护超负荷运转,二是绿色经济尚未形成产业支撑,三是体制机制有待健全,四是
基础设施建设还有差距。
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的对策及建议
乘势而为,做好先导区一体化协同发展规划。
市第十三次X代会已为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做出总体部署,我市要乘势而为,立足维护“ 五大安全”,坚持“ 工业立市、工业强市、产业兴市” 不动摇,按照建设“ 两大基地”、发展“ 六大产业”、推进“ 三个融合”、建设“ 五个抚顺” 的要求,围绕全面提升水源涵养生态安全屏障、碳汇储备、辽东绿色食品供给、辽东旅游休闲度假等功能,建成生态文明样板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绿色产业集聚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等方面,深入谋划先导区定位。并围绕定位,科学编制我市《打造辽东绿色经济先导区规划》 ,配套编制生态保护、产业发展、乡村建设等专项规划。
协同守护“ 辽宁水塔”,构建全域生态安全格局。
大伙房水库是惠及辽宁七城市的供水线、生命线,也是沟通七城市的亲情线、友谊线。一方面,我们要立足保护和发展的完整性、协调性、准确性,积极向上争取,优化调整大伙房水源地准保护区范围,将东洲区章X镇、哈达镇划入辽东绿色经济区,加强与下游城市的沟通联系,探索建立对口协作、共治共享等工作机制。另一方面,要以植树造绿、水土保持、污染防治为重点,全流域、全区域、多层次筑牢生态屏障。县区层面,要聚力水量水质“ 双提升”,持续推进植树造林、小开荒还林、封山(河)育林,开展农业面源污染、乡村污水、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