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2 年/6 月/8 日/第 005 版执行周刊
坚持三个导向 靶向解决难题
安徽省淮南市谢家集区人民法院院长 李旭东
“ 切实解决执行难”,不仅关乎当事人的“ 纸上权利” 能否兑现为“ 真金白银”,也关乎人民法院的司法权威和司法公信力。要在这场大考中交出合格的答卷,就必须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结果导向,切实将“ 四个加” 落到实处,靶向解决执行难题。
联动协调+凝心聚力。执行工作不是一座“ 孤岛”,必须依靠X委领导、协调各方。应积极争取X委政法委支持,将“ 网格+执行” 纳入对乡镇街道的目标考核,借力网格员“ 千里眼”“ 顺风耳” 作用,打通“ 查人找物” 瓶颈。加强与公安、检察等部门沟通联系,健全常态化打击拒执犯罪协同机制。持续推进与市场监管、不动产等部门协作,在招标投标、行政审批等方面,全面落实联合惩戒。积极与物流企业对接,有效查询被执行人地址信息。依托智慧泊车管理系统,精准查控被执行人车辆。依托“ 谢谢说法” 平台,强化宣传引导,凝聚全社会支持执行的共识。
改革创新+智慧智能。大数据时代,只有让执行工作插上信息化的翅膀,才能不断提升执行智能化水平。应建立执行案件“ 中间库”,打造执行案件无纸化办公、电子卷宗网上运行的数字化办案新模式。持续引入查询查控专线,实现对被执行人主要财产形式“ 一网打尽”。完善“ 物联网+执行”,推广使用电子封条,实现对被执行财产的“ 智” 监管和“ 活” 查封。提升财产处置效率疏堵点,采用“ VR 看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