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浙江法制报/2022 年/4 月/2 日/第 002 版平安春常在 共富图景新
平安向共富
2021 年平安浙江建设工作综述
本报记者 张倩
春到江南,行访浙江,共同富裕味道正浓。
平流雾漫,西湖山水如墨染;潮涌钱江,文韵杭州彰自信;自山至海,从城到乡,人民生活富足安康⋯⋯生态之美、人文之美、和谐之美,一幅幅画面,勾勒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美好图景。
在这共富美好图景中,平安,无疑是一道靓丽的底色。围绕构建舒心安心放心的社会环境,过去一年,浙江各地各部门坚持和发展新时代“ 枫桥经验”,以数字化改革为引领,以构建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为抓手,一体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示范区建设,全力以赴防风险、保安全、护稳定、促发展,有力确保了全省大局持续平安稳定。
数据印证成果:2021 年,浙江省群众安全感达 99.19%,高于全国平均值 0.57 个百分点。在去年 12 月召开的首次平安中国建设表彰大会上,浙江受奖示范市、县(市、区)数量居全国第一。
统筹力度
“ 大平安” 体系再完善
十八载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 平安浙江建设一路走来, 有一个成功密码贯穿始终, 即坚持 “ 大平安” 理念不动摇,始终把平安建设作为“ 一把手” 工程推进。
18 年来,浙江以“ 八八战略” 为指引,把平安建设融入“ 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成立以X委主要领导为组长的平安建设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构建起严密的平安浙江建设组织领导体系。
这一体系不断迭代完善,焕发出新的生机活力。去年,我省调整充实省委建设平安浙江领导小组及其办公室组成人员,成立ZZ安全、社会稳定、社会治安、公共安全等 9 个专项组,明确责任单位和职责任务,平安建设工作架构进一步健全。
一年来,全省各地全面构建“ 监测-预警-处置-反馈” 风险闭环管控大平安机制,并运用经济分析手段方法,完善落实平安建设形势月报表、季分析制度,推动平安建设向“ 大数据决策” 转变,努力交出经济与平安两张高分报表,切实把X的领导优势转化为平安建设的实际成效。
与之相配套的,是平安督查考评机制的不断健全完善。 “ 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直奔基层、随机选点、直插现场”,去年 5 月底,一场平安暗访直播引爆网络,吸引近 5 万人次观看、点赞,千名网友参与实时互动。
这是我省开展平安暗访以来又一次创新尝试。一场直播,推动平安暗访工作质效和公信力进一步提升,各地各政法单位“ 平安建设功在平时” 的意识进一步加强,人民群众对平安暗访、平安浙江建设的认识进一步深入。去年,通过 2 次暗访,共发现、督促整改各类问题 2600 余个。
暗访之外,是督导检查的常态化。各地把平安建设工作纳入X委政府重大督查事项,针对平安建设暴露出的突出问题,派出督导组,开展全覆盖、驻在式督导检查,及时发现、整改了大批问题隐患。
民生温度
专项整治新突破
第 1 页 共 3 页
舟楫相配,得水而行。人民群众的需求就是平安建设努力的方向。多年来,浙江始终聚焦人
民群众急难愁盼,部署开展突出问题专项整治,以实际成效传递民生温度。
“ 网上花言巧语不听不信不转账,手机陌生链接不点不管不填写,要钱没有,有事报警⋯⋯”去年 3 月,一场别开生面的婚礼刷屏了浙江人的朋友圈,嘉兴秀洲公安辅警何大为在自己的婚礼上犯起了“ 职业病”,一段段相声贯口生生把一场浪漫婚礼变成了“ 乡音反诈宣传大讲堂”。
一叶知秋。过去一年,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电信网络诈骗违法犯罪高发问题,浙江掀起“ 全民反诈” 人民战争:“ 钱潮”“ 断卡”“ 断流”“ 长城”“ 百日会战” 系列专项行动接连不断,反电诈等涉网新型犯罪预防综合集成改革有力推进,反诈公园、反诈菜场、反诈鸡蛋、反诈矿泉水、反诈路灯等反诈宣传无处不在,打击治理防范同频共振、成果初显。
X委领导、政府牵头、行业监管、公安主导、部门协同、全民参与⋯⋯ 2021 年,我省电信网
络诈骗犯罪数量首次出现拐点,立案数同比下降 31.26%,破获案件 1.71 万起,抓获犯罪嫌疑人
5.08 万名,劝阻群众 850.58 万人,电信网络诈骗多发态势得到初步遏制。
电信网络诈骗,群众最恨;道路交通等公共安全,群众最关心。去年,我省在全域范围内开展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佩戴安全头盔、工程车安全治理等专项行动。当下,文明骑行渐成城市风景线,“ 右转停三秒” 成为工程车驾驶人的新习惯,全省道路交通事故死亡人数同比下降 12.03%。
决心不变、力度不减、标准不降。常态化扫黑除恶斗争开局之年,浙江保持高压态势,以重点行业领域整治为牵引,侦办涉黑涉恶案件 240 余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