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克拉玛依日报/2022 年/4 月/2 日/第 A08 版特别报道
户籍“ 小窗口” 便民“ 大文章”
——我市深化公安户政领域“ 放管服” 改革纪实
本报全媒体记者 郭雪梅 通讯员 王瑜瑜
“ 跨省通办” 很省心
因夫妻投靠、工作调动、大中专学生毕业等原因需要迁移户口的,只要向所居住地的派出所
提交申请,由我市公安机关与迁出地公安机关协同解决
落户条件全放开
在我市租赁房屋满 6 个月、出租屋内无其他人员户籍、房屋产权同意落户在我市稳定工作并连续缴纳 6 个月以上社保
取消了投靠落户限制,直系亲属均可投靠落户
错时服务人性化
容缺收件、后补受理制度,辅助材料承诺制,7× 24 小时收件等,给上班时间无法去户籍窗口办理业务的市民提供了便利
3 月 14 日,就在学校审户截止日期的前一天,莫高军手持亲友给他发来的“ 迁移证” 电子照片,成功将自己两个孩子的户口落在了新买的房子里。
从今年 9 月起,他的两个孩子就能就近入学了。孩子们走到学校、幼儿园只需要 5-10 分钟。“ 感谢克拉玛依的好政策,给我们加急办理户口迁入,让我快速拿到了证件,没有耽误孩子
入学。” 莫高军笑着说。
莫高军所说的“ 加急办理”,是去年我市深化公安户政领域“ 放管服” 改革出台的 11 项便民措施之一。
户籍连着千家万户,关乎国计民生。
从去年 7 月起,我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公安户政领域“ 放管服” 改革的各项政策和措施,出台了精简户籍业务申请资料、辅助材料承诺制、7× 24 小时收件制度、推进“ 跨省通办” 等 11项便民措施,开启了让“ 数据” 多跑路,让人民群众“ 最多跑一次” 或者“ 一次都不跑” 的户政业务新模式,实现效率质量双提升,助力全市营商环境不断优化,为我市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 跨省通办” 省钱省时
“ 您好。 我想给妻子迁户口, 可是老家已经没亲人了, 像我们这种情况, 需要来回跑几次吗?”前几日,正为妻子异地迁户口而发愁的张军走进了南新路派出所户籍室咨询。
张军在克拉玛依生活了多年,不但买了房子,还早早把户籍从甘肃老家迁到了我市。现在,
他想把妻子的户籍也迁过来,但妻子刚生完小孩,来回奔波实在不方便。
根据我市出台的 11 项户政领域便民措施的相关规定,张军要办的业务属于“ 跨省通办” 的业务范围。按照规定,因夫妻投靠、工作调动、大中专录取学生、大中专学生毕业、父母投靠子女等原因需要迁移户口的,不需要在迁入和迁出地“ 折返跑”,只要向所居住地的派出所提交申请,由我市公安机关与迁出地公安机关协同解决,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实现“ 一站式” 办理,省钱又省时间。
此外,在户籍迁移业务中,我市实施了内部复印拍照存档制度,居民前往派出所办理业务时,
只需携带相应证件原件即可,复印、打印相关资料的工作全部由现场工作人员完成。
提交完申请和相关资料,没过几天,张军就接到了派出所打来的电话,说他妻子的户口已经
第 1 页 共 3 页
迁移过来了,可以去派出所领取户口页了。
“ 过去,办理异地户口迁移至少要跑两次,来回机票和住宿至少要花两三千。现在多好,在家门口的派出所就全部搞定了。政府帮我们省了不少钱,这才是真正为群众办实事。” 张军说。
我市在积极推进“ 异地通办” 过程中,也开展了跨省开具户籍类证明业务。
3 月 24 日上午,居民张妮急匆匆地跑到派出所寻求帮助。原来,他们一家三口的户籍都在外地。3 月 21 日,他们给女儿办了身份证。但因为办的不是“ 快证”,所以短期内拿不到身份证原件。
“ 但是现在突然急需用身份证,我也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张妮无助地说。
“ 没关系,我们帮您在网上核查一下信息,然后给您出具一张带本人照片的户籍证明。” 派出所工作人员的回答,让她安了心。
“ 这是真正的以人民为中心。虽然我们的户籍不在克拉玛依,但是克拉玛依给了我们家一样的温暖。” 张妮笑着说。
截至目前,仅在“ 跨省通办” 这一项便民服务里,我市已为居民办理了户口迁移业务 173 笔,办理开具户籍类证明业务 47 笔,累计为群众节约经费 40 余万元,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全面放开落户条件
前段时间,塔城户籍的居民刘先生因符合“ 在我市租赁房屋满 6 个月、出租屋内无其他人员户籍、房屋产权同意落户” 的条件,在我市成功落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