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江苏法治报/2022 年/4 月/6 日/第 001 版
精耕细作提升平安成色
——南京公安推进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纪实
本报通讯员 宁公宣
加强立体化、信息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是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的重要举措。
2021 年 4 月,公安部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南京市公安局X委研究决定,将创建活动纳入“ 五个现代” 警务战略一体部署推进,提出 2022 年基本建成现代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并将连续两年深入开展的“ 十大攻坚提升行动” 作为创建活动的重要抓手,不断促进防控体系“ 打、防、管、建、治、服” 各环节紧密衔接、合力提升。
2021 年,南京市公安局有关工作得到省部级以上领导 31 次批示肯定,上级贺电、嘉奖、表扬等 60 次,群众安全感达 99.19%,获评首批“ 全国禁毒示范城市”;连续 8 年命案全破,成功攻克 2 起 20 年前命案积案,全市入室盗窃、电信诈骗、抢劫抢夺案件发案数同比均下降,平安南京的成色更足、质态更优。
深耕“ 三圈五域”,织密水陆空立体防控体系
为有效织密立体化治安防控网,南京公安以全市整体防控、一体响应为标准,持续推进实战警务攻坚提升行动,不断提升圈层查控、街面防控、“ 1、3、5 分钟” 快速反应能力,形成环市、环城、内域“ 三圈” 层防,地上地下、空中水域、虚拟社会“ 五域” 联控总格局。
在地面,南京公安依托省市际出入城主要通道建设 33 个公安检查站,构建第一道环市防控圈;以原绕城公路和长江过江通道沿线 9 个警务查报站为支点,辅之路面智能感知资源,形成第二道环城防控圈;围绕城市核心区、人员密集区等重点部位建设 38 个警务工作服务站、33 个应急快反点,织密第三道内域防控圈。
在地下,将 191 个地铁车站划分为 169 个站区,设立可辐射地铁车辆全线的东西南北中 5 大巡区及 7 大屯兵点,以巡区辐射站区、将站区连片成网。
在水域,强化重点码头 2 个水上查报站和毗邻外省市水域 2 个水上检查站水面查控勤务,依托秦淮河和长江大桥两个屯兵点 24 小时屯兵水面, 有效护航南京境内 98 公里长江水域。 在空域,运用警用直升机参与到交通管理、巡逻防控中,积极组建市、区两级警用无人机战队投入治安防控。在网域,升级完善网络综合防控体系,加强虚拟社会的案事件处置研究。
健全等级勤务布防机制,所有街面力量规范开展岗前报备、持台上岗,实现街面力量的一图通览,在重大紧急警情发生时指挥中心就近跨警种、跨区域调度街面力量;优化各一线接处警单位辖区巡逻处警责任区划分,警务站到巡区边界的最远距离由原来的 11 公里缩短至 4 公里,巡区设置更加科学,警力到达现场更加迅速;创新研发智能派警模型,配套完善重大紧急警情“ 一键推” 机制。
筑牢防控基础,聚焦风险隐患防范化解
全市公安机关持续推进派出所“ 一室两队” 改革,将更多警力压向社区,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