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临汾日报/2022 年/4 月/22 日/第 004 版本地要闻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摘要)
——二〇二二年二月二十一日在临汾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
临汾市中级人民法院代院长 乔杰
各位代表:
市四届人大一次会议以来,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有力监督和省高院的正确指导下,在市政府、市政协和社会各界的关心支持下,全市法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各项工作取得新的成效。五年来,全市法院共受理各类案件 262132 件,审执结 256902 件,结案率 98%。省高院在今年两会《工作报告》上 6 次提到临汾法院的经验做法,点到的 10 个典型案件,临汾法院就有 4 个。
一、坚持X的绝对领导,筑牢ZZ忠诚
全市法院深入贯彻落实《中国共产X政法工作条例》 ,确保X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政法队伍教育整顿重要指示精神,坚持刀刃向内、刮骨疗毒,以零容忍态度,坚决清除害群之马。五年来,全市法院共查处违纪违法干警 193 人,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12人。
深入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进一步坚定司法为民的初心,担当公正司法的使命。持续强化ZZ理论武装,深刻领会“ 两个确立” 的决定性意义,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做到“ 两个维护”,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
扎实开展X史学习教育,坚持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在百年X史中砥砺初心使命,全市法院干警X性修养不断升华,责任担当进一步增强,涌现出一批ZZ坚定、忠诚履职的优秀干警。
加强队伍建设,着力选优配强全市法院领导班子。五年来,我们从基层法院遴选了 11 名年轻干部到中院机关工作,从中院机关选出 6 名优秀干警到基层法院任职。特别是去年,我们解决了基层法院领导班子的配备问题,基层法院常务副院长全部实现了异地交流任职,全市法院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形成了上下交流互动的良好局面,呈现出前所未有的活力。
二、锚定平安临汾建设,依法维护社会稳定
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刑事一审案件 12323 件,刑事二审案件 2321 件,严厉打击黑恶势力及其“ 保护伞”,让城乡更安宁、群众更安乐。
依法维护国家安全、社会稳定。坚决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深入推进反渗透、反分裂、反邪教斗争。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邪教组织等犯罪案件 22 件,坚定捍卫国家ZZ安全、政权安全、社会稳定。
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三年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涉黑一审案件 20件 441 人,二审案件 17 件 384 人; 涉恶一审案件 111 件 629 人, 二审案件 76 件 499 人。 深化 “ 打财断血”,在“ 4· 30” 专案(陈兆平案)执行中,全市法院近百名干警转战四省五市,执行涉黑财产 53 亿元。陈兆平、黄炜等一批社会影响大、群众深恶痛绝的“ 黑恶毒瘤” 被连根拔除。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以来,依法审结秦志洲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案件,对 15 个黑社会性质组织成员依法判处刑罚,有力打击了黑恶势力犯罪。严厉打击“ 沙霸”“ 矿霸”、车匪路霸等黑恶苗头,持之以恒守护一方安宁。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全市法院有 2 名法官荣获国家级表彰,5 个
第 1 页 共 4 页
集体和个人受到省部级表彰。
推进平安临汾建设。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故意杀人、故意伤害、“ 两抢一盗” 等严重危害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犯罪案件 6197 件。审结黄、赌、毒犯罪案件 1474 件。审结醉驾等危险驾驶犯罪案件 2894 件。审结广受社会关注的“ 6· 1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等涉众型经济犯罪案件 405 件。审结毒油条、毒枣糕、伪劣减肥胶囊等危害食品药品安全犯罪案件 150 件,斩断食品“ 黑作坊” 生产经营链条,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
助力清廉临汾建设。持续加大惩治腐败犯罪力度,五年来,全市法院审结贪污贿赂、挪用公款、渎职等犯罪案件 866 件。依法审理了吕梁市政协原主席刘某某受贿案、省住建厅原副厅长郭某某受贿案。审理审查“ 6· 03” 农信社系列职务犯罪案 23 件,“ 太重” 系列职务犯罪案 13 件,助力净化金融系统、国有企业发展环境。
打好疫情防控阻击战。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临汾两级法院与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及时研究制定出台《临汾法院为科学依法防控疫情提供司法保障的实施意见》 。严厉打击抗拒疫情防控、 制假售假等破坏疫情防控的违法犯罪行为, 依法审结涉疫违法犯罪案件 5 件。翼城法院依法对全省首例疫情防控犯罪案件当庭宣判,霍州法院依法审理了全省首例疫情防控妨害公务案件,为山西法院提供了“ 临汾样板”。
三、围绕中心大局,依法服务保障临汾经济社会发展
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民商事一审案件 129423 件,二审案件 16200 件;审结行政一审案件 1650 件,二审案件 610 件,积极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作用,推动临汾全方位高质量发展。
创优法治化营商环境。围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先后研究制定出台《法院为市委“ 1355” 战略提供精准司法服务和保障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制度举措,推进府院联动、法企互动。开辟涉企案件“ 绿色通道”,提供“ 立、审、执” 一站式服务,最大限度减轻企业诉累。坚持谁执法、谁普法,将涉企纠纷司法解释和典型案例汇编成册送法入企,提升企业抵御风险能力。配合市委营商环境专项巡察,举一反三,推动巡察反馈问题整改落实。
推进“ 僵尸企业” 出清。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 47 户企业破产案件,推动解决职工安置、盘活资产、再谋发展的问题。其中,2021 年,全市法院对 7 个破产案件依法作出破产终结裁定,推动安置企业职工 1461 人,盘活企业土地 404 亩,依规核销破产企业欠缴的养老保险金数亿元,为临汾企业走出困境提供了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推动化解金融风险。五年来,我们始终把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作为首要任务,全市法院依法审结涉金融案件 18208 件,审结非法集资、违法放贷、骗取贷款等犯罪案件 436 件。“ 6· 19”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共清退集资款 1.07 亿元,维护了 3000 多名集资参与人的合法权益。开展涉地方银行清欠清收“ 百日行动”,执行到位金额 6.3 亿元。
依法服务保障绿色崛起。深入践行“ 两山理念”,守护黄河安澜。市中院专门设立了环境资源审判庭,洪洞、安泽、曲沃等法院设立环境资源派出法庭,实行刑事、民事、行政“ 三合一”审判,逐步实现环资审判专业化、集约化。探索到案发地公开开庭审理环境纠纷案件,让环资审判成为生动的法治教育公开课。五年来,全市法院依法审结环境污染、盗伐滥伐、非法采矿等犯罪案件 383 件,为临汾绿色崛起转型样板城市建设,提供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促进法治政府建设。通过“ 小案件” 释明“ 大道理”,引导全社会增强法治意识、规则意识,支持行政机关依法履职。 五年来, 临汾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