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人民法院报/2022 年/4 月/28 日/第 004 版综合新闻
让公平正义的阳光洒满阡陌乡间
——广西来宾法院推进人民法庭建设工作纪实
本报记者 费文彬 本报通讯员 魏素娟 覃凡
群众的需求在哪里,人民法庭的司法服务就跟进到哪里。近年来,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两级法院注重强基导向,全面推动新时代人民法庭建设高质量发展,在服务乡村振兴的主战场上,坚持司法为民、公正司法,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智能升级 擦亮人民法庭“ 底色”
“ 法官,开庭的日子快到了,受疫情影响我来不了怎么办?” 4 月 15 日,金秀瑶族自治县人民法院头排人民法庭法官线上审理了一起合同纠纷案件。被告张某是安徽人,因居住的社区被划为管控区而无法到庭应诉,经与原告沟通,双方均同意采用在线“ 云庭审” 的方式开庭审理案件。
“ 云庭审” 模式在来宾已不是新鲜事物。当前,正值疫情防控关键时期,“ 云庭审” 最大限度地满足当前特殊时期人民群众的司法需求,实现疫情防控、审判执行两不误。为了更好方便群众,来宾市两级法院积极推动“ 法庭+互联网” 建设,提升法庭信息化、无纸化水平,人民法院在线服务全部延伸至人民法庭,在阡陌乡间实现数字正义。此外,来宾市两级法院还围绕“ 抓X建带队建促审判” 的工作思路,以推进法院建设“ 六大工程” 为目标,创新构建“ X建+N” 工作模式,探索推进“ 一心两点三促进” 工作法,实现人民法庭“ 支部建在庭上” 全覆盖。
共建共治 增添人民法庭“ 亮色”
“ 谢谢法官的帮助,让我顺利拿到了修理款,解决了困扰我一年多的心事!” 3 月 25 日,合山市人民法院速裁庭采用“ 法院+村委+帮扶人” 三方联动调解模式促使涉案标的款项当场履行完毕,成功化解了一起房屋修理合同纠纷。案件的有效调解避免了双方矛盾进一步激化,维护了当事人合法权益,得到当事人赞许。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来宾市两级法院不断弘扬新时代“ 枫桥经验”,坚持X委政府主导、法庭参与,打造“ 法庭+N” 诉源治理联动解纷机制,创新建立“ 法庭+社区”“ 法庭+人大代表”“ 法庭+N” 特色企业服务站,“ 三进”(进乡村、进社区、进网格)覆盖率达 100%。
2021 年,来宾市两级法院诉前联动解纷 1138 件,推动同期收案量增幅下降 59.5%,把大量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确保案结事了,促进社会安定。
民有所呼,我必应之。这是来宾市两级法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