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深圳特区报/2022 年/5 月/8 日/第 A04 版要闻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工作报告
——2022 年 4 月 12 日在深圳市第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
深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 李小东
各位代表:
现在,我向大会报告全市检察工作,请予审议,并请列席和旁听的同志提出意见。
2021 年, 全市检察机关在市委和上级检察机关的坚强领导下, 在市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践行习近平法治思想,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的意见》和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委员会《关于支持深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先行示范城市的意见》 ,紧紧围绕市第七次X代会部署和市委“ 1+10+10” 工作安排,着力强化法律监督,深化检察改革,扎实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检察制度示范院建设,为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提供有力法治保障。
一、主动融入工作大局,全力保障特区“ 十四五” 开好局起好步
坚持服务大局第一使命,主动作为、能动履职,积极助力深圳社会和谐稳定、经济持续健康
发展。
全力为庆祝建X 100 周年营造安全稳定环境。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持续开展严打暴恐专项行动,常态化开展扫黑除恶斗争,严厉打击危害国家安全、涉黑涉恶以及严重暴力等犯罪,批捕1648 人,起诉 1781 人。依法提前介入、快速办理“ 5· 17” 市二医院暴力伤医案、光明区尹某等人私改 112 户燃气管道案等一批重点刑事案件, 以快捷高效的司法行动, 及时回应社会重大关切。扎实做好信访维稳工作,实行 12309 检察服务热线 24 小时接听,坚持群众来信件件有回复,办理来信来访 13607 件,两级院检察长包案办理重大信访案件 157 件。 市检察院和宝安区检察院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文明接待室。
主动服务建设一流法治化营商环境。着力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坚持平等保护,一视同仁对待各类市场主体;对企业负责人涉经营类犯罪,依法采取更加灵活务实的司法措施,能不捕的不捕、能不诉的不诉、能不判实刑的提出适用缓刑建议,最大限度减少司法办案对企业生产经营的影响,不捕 102 人,不诉 97 人;深入开展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清理和监督活动,办理案件 293 件。积极服务科技创新,成立知识产权检察办公室,联合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出台商业秘密“ 两法衔接” 实施办法,依法严惩知识产权犯罪,批捕 297 人,起诉 435 人,南山区检察院办理的王某等侵犯著作权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保护知识产权典型案例;建立技术调查官和专家辅助人制度,打造“ 检察官+检察官助理+技术调查官+专家辅助人” 复合型办案团队,专业化办理知识产权案件,大幅缩短维权周期、降低维权成本。积极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与证监部门会签合作备忘录,依法严惩洗钱、证券期货以及集资诈骗、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等犯罪,批捕 541 人,起诉 448 人,依法办理“ 前海汇能” 案、“ 小牛资本” 案等一批特大案件。
积极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深入落实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努力减少社会对抗,促进社会和谐,办理案件 16071 件,量刑建议采纳率超过 94%。实施刑法修正案(十一) ,依法惩治高空抛物、危险作业、妨害安全驾驶等犯罪,维护公共安全,批捕 17 人,起诉 28 人。积极推进网络空间治理,发布全国首个《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检察白皮书》,依法惩治网络犯罪,批捕 1572 人,起诉 2486 人,办理了“ 汇金所” 82 人特大电信诈骗案。充分发挥检察建议作用,推动堵塞管理漏洞、提升治理水平,提出社会治理类检察建议 75 份。积极融入法治乡村建设,深汕特别合作
第 1 页 共 5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区检察院出台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系列工作意见。落实“ 谁执法谁普法” 责任制,持续推进检察官担任法治副校长工作,深入社区、学校、企业等开展普法宣讲 295 场,以案释法传播法治文化。
持续加强民生检察工作。保障常态化开展疫情防控,坚决贯彻市委统一部署,迅速动员组织检察人员投入一线抗疫,与全市人民同舟共济、共克时艰;依法打击涉疫犯罪,突出惩治走私冻品犯罪,阻断疫情传播链条,批捕 70 人,起诉 91 人。着力维护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依法惩治盗抢骗、食药环、黄赌毒等犯罪,批捕 6170 人,起诉 8317 人。龙华区检察院办理了杨某等销售有毒有害食品案,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同时,提出 10 倍惩罚性赔偿金 170 万元的诉讼请求。加强未成年人司法保护,全面推开强制报告和入职查询制度,制定“ 被性侵未成年人精准保护深圳标准”,制发“ 督促监护令” 66 份,努力呵护好祖国的未来。市检察院被评为“ 全国未检工作社会支持体系示范建设单位”,福田区检察院被评为“ 全国青少年维权岗”。关注特殊群体保护,依法打击拐卖妇女儿童、组织残疾人乞讨、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等犯罪,批捕 276 人,起诉 346 人;及时救助因案致贫返贫的困难群众,发放救助金 438 万元,让法治阳光温暖人心。
二、着力维护公平正义,积极推进“ 四大检察” 全面协调充分发展
坚持以司法办案为中心,忠实履行宪法赋予的法律监督职责,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
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
刑事检察质效提升。全年受理审查逮捕犯罪嫌疑人 24128 人,受理审查起诉 26459 人。从办案情况看,近年来全市刑事犯罪总体呈下降态势,受理审查起诉人数较五年前下降 25.9%,社会治安持续好转。严格依法审查,批准和决定逮捕 13201 人,起诉 20920 人;不捕 10916 人、不诉3904 人, 不捕率位居全省第一, 少捕慎诉慎押刑事政策得到有效贯彻。 强化立案和侦查活动监督,督促侦查机关立案 50 件、撤案 49 件,纠正漏捕 36 人、漏诉 160 人,纠正不规范侦查行为 914件。强化刑事审判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刑事裁判提出抗诉,法院改判 22 件,2 起案件被评为全省刑事抗诉十大精品案例。针对“ 广文所” 系列案法律适用问题提出抗诉,法院终审将涉案人员由非法经营罪改判为诈骗罪,做到罚当其罪。强化刑罚执行监督,全面推开巡回检察工作,纠正刑罚执行不当 1923 件,“ 纸面服刑”“ 收押难”“ 送监难” 等问题得到有效治理。积极参与反腐败斗争,加强监检衔接配合,依法受理监察机关移送职务犯罪 84 人,已提起公诉 53 人;依法查办司法工作人员相关职务犯罪,立案 13 人,办案量位居全省前列。
民事检察力度增强。受理民事监督案件 1540 件,同比上升 104%。加强诉讼监督,对认为确有错误的裁判,依法提出或提请抗诉 22 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 87 件;对民事审判及执行活动中的违法情形,提出检察建议 246 件。加强类案监督,推动破解“ 类案不同判” 问题,规范司法行为,制发类案检察建议 402 份,采纳率 95%。加强虚假诉讼监督,办理案件 107 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 79 件。针对夏某诉刘某等民间借贷纠纷涉嫌虚假诉讼问题,立案审查 69 件并发出再审检察建议,全部获得采纳。坚持维护司法公正与维护司法权威并重,在强化法律监督的同时,对法院正确的裁判,依法引导当事人服判息诉 1051 件。
行政检察打开新局。受理行政监督案件 867 件,同比上升 112%。深入开展行政非诉执行监督,办理案件 495 件,制发检察建议 129 件,采纳率 100%。盐田区检察院办理了何某“ 无辜被罚款” 案,依法建议法院再审,督促交管部门撤销错误处罚,并向公安机关移送犯罪线索,追究冒用身份者王某的刑事责任。扎实开展行政争议实质性化解工作,努力促进案结事了人和,办理案件 53 件。坪山区检察院办理了某食品企业行政纠纷监督案,督促行政机关撤销 70 万元处罚决定,有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探索行政违法行为法律监督,开展行政拘留以及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行为专项监督,推动严格执法、依法行政,督促行政机关纠正违法行使职权或不行使职权
91 件。办理了天某科技等公司逃避行政处罚案,督促行政机关撤销注销登记,追缴非税收入 1220万元。
公益诉讼检察有序拓展。立案公益诉讼案件 679 件,办理诉前程序案件 485 件,提起诉讼 24
第 2 页 共 5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件。积极拓展案件范围,围绕燃气安全、无障碍出行设施、窨井盖规范管理、校园监控设备管理、电动自行车管理、规范养犬等领域,开展专项监督,办理案件 438 件。宝安区检察院办理的督促整治道路无障碍设施案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典型案例。落实特区生态环境公益诉讼规定,推动设立生态环境公益基金,支持市生态环境局提起全省首例行政机关起诉的民事公益诉讼。着力维护国防军事利益和军人权益,联合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开展红色革命资源保护专项行动;与广州军事检察院、驻港部队军事检察院建立军地协作机制,快速办理了驻深某部军事用地确权案。强化区域协作,支持前海检察院与南沙、横琴检察院建立海洋环境保护机制,努力让环珠江口海域更清澈、更美丽。
三、聚焦法治先行示范,着力打造新时代检察改革新品牌
积极贯彻中央“ 两个意见” 和“ 前海方案”,深入落实市人大常委会《关于加强新时代检察机关法律监督工作推动法治城市示范建设的决定》 ,努力以改革创新为检察工作赋能。
全面推开企业合规改革。将市、区两级检察院全部纳入试点范围,成立企业合规办公室,制定企业合规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联合市司法局选任第三方监控人,组建讲师团开展宣讲,发布典型案例,初步形成“ 五个一” 的企业合规深圳模式。全市检察机关办理企业合规案件 60 件,约占全国的 1/10、全省的 4/5,2 个案件被评为全国检察机关企业合规十大典型案例。一批涉案企业通过合规整改,重获生机,步入健康发展轨道,呈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