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光明日报/2022 年/4 月/30 日/第 003 版综合新闻
国家卫生健康委:“ 动态清零” 是中国抗疫制胜“ 法宝”
本报记者 张亚雄
当前,吉林及其他多地聚集性新冠肺炎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上海清零攻坚战初见成效,全国疫情呈波动下降趋势。4 月 29 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在京举行,就坚持“ 动态清零”,做好疫情防控工作相关情况,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负责人作出回应。
我国始终坚持“ 动态清零” 不犹豫、不动摇
今年 2 月底以来, 面对传播性和隐匿性显著增强的奥密克戎变异株流行, 我国疫情呈现点多、面广、频发的特点,疫情防控工作遭遇武汉保卫战之后最为严峻的考验。对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副主任李斌表示,我国始终坚持“ 动态清零” 不犹豫、不动摇,第一时间统筹调配检测、流调、转运、隔离、收治等力量,最大限度遏制疫情扩散蔓延。
“ 当前全球疫情仍处于高位,病毒还在不断变异,疫情带来的风险和威胁仍然存在。” 李斌指出,我国是人口大国,地区发展不平衡,医疗资源总量不足,如果放松疫情防控,放任病毒传播,势必会在短期内造成大量人群被感染,进而出现大量重症和死亡病例,医疗卫生资源将面临严重挤兑风险,大量有基础性疾病患者、老年人、儿童和孕妇等脆弱人群的身体健康将首当其冲受到严重威胁,经济社会平稳发展将受到严重影响。
他表示,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率先控制住疫情,率先复工复产,率先在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实现经济正增长。稳定的疫情防控形势为我国保持经济发展和疫情防控全球领先地位,提供了最有利的环境。“ 坚持‘ 全国一盘棋’ ,在疫情地区采取局部的、严格的防疫措施,保证全国大部分地区和人群的正常生产生活,是符合成本效益的。”
李斌强调,从武汉保卫战,到常态化疫情防控,再到迎战德尔塔、奥密克戎的全链条精准防控,我国始终坚持“ 动态清零” 总方针,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实践证明,“ 动态清零” 是中国防控疫情的制胜“ 法宝”,是当前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最优选择,是当前我国疫情防控务必守住的底线。
“‘ 动态清零’ 不是绝对的‘ 零感染’ ,面对奥密克戎等变异株的挑战,我们还没有能力保证不出现一例本土病例,但是我国已经在丰富的防控实践中积累了一套卓有成效的防控措施,并根据病毒的新变化、疫情的新情况,因时因势对防控措施不断优化升级。” 李斌说,“ 我们有能力、有信心在发现本土疫情时,快速反应、精准防控、以快制快,采取全方位综合措施,在最短时间内扑灭疫情,以最小的成本实现最大的防控效果。”
以快治快,用最小成本和代价战胜新冠肺炎疫情
国家卫生健康委疾控局负责人雷正龙表示,随着对新冠病毒认识的不断深入,根据疫情形势变化和防控工作的实际需要,我国防控政策措施也在不断进行调整完善,以期更好统筹疫情防控和社会经济发展。
“ 我们力争在最短时间内找到密接、次密接,缩短感染者和密接在社会上停留的时间,缩小疫情扩散范围。科学划定中高风险地区,做好分级分类分区精准管控。社区防控中,精准划分封控区、管控区、防范区。” 据雷正龙介绍,目前我国已经布局了多个 mRNA 疫苗研发任务,进展较快的正在境外开展 III 期临床试验,有的也正处于审评、审批过程中。
针对“ 奥密克戎毒株特点导致‘ 动态清零’ 几乎等同于全域静默、全员核酸” 的社会关切,国家卫生健康委疫情应对处置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组长梁万年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