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南宁日报/2022 年/5 月/9 日/第 004 版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 夯实健康之基 扛起守护之责
本报记者 李静
全市人均预期寿命从 2015 年的 77.3 岁提高到 2020 年的 78.78 岁;每千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从 2017 年的 6.58 张增加到 2021 年的 6.86 张;建设 4 个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新(改扩)建 37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
这一个个数据既是南宁市千方百计提高医疗健康水平的缩影,更是南宁市卫生健康事业蓬勃
发展的真实写照。
习近平总书记在X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人民健康是民族昌盛和国家富强的重要标志。要完
善国民健康政策,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
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面小康。近年来,我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健康中国的重要论述精神,全面落实强首府战略,以落实“ 健康南宁” 建设为主线,从强基础向提升质量转变、从试点探索向全面推进转变,不断健全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保障能力、强化疾病预防控制工作,群众就医获得感稳步攀升,居民健康水平明显提升⋯⋯
筑牢屏障 群众健康水平持续攀升
如何让老百姓享受到更多优质医疗服务?这是南宁卫健人一直在不断思考和努力践行的课题。近年来,南宁市持续提升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水平,让群众享有更优质、更安全、更便捷的就医体验,全方位筑牢健康屏障。
医疗资源优化提质。近年来,南宁市累计投入 58 亿元实施医疗卫生机构能力建设项目 416个,建设 4 个市级危重孕产妇和新生儿救治中心、新(改扩)建 37 个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18 所乡镇卫生院业务用房建设面积和基本诊疗设备同时达标,105 个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成中医馆,5 家县区级医院易地搬迁建设,新建 4 家县区级医院,10 家市级医疗机构改(扩)建。
针对疫情防控中暴露的短板,今年以来,南宁市投入约 11.2 亿元落实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全力推进市第四人民医院综合传染门诊住院楼、相思湖医院等项目建设,城市 15 分钟、农村 30 分钟医疗卫生服务圈建设加速提质。
卫生健康人力资源发展壮大。选派 53 名医务骨干赴美国、德国、匈牙利等国家深造;14 人荣获南宁市第九批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25 人荣获南宁市第八批优秀青年专业技术人才称号;分批次对全市 2357 名乡村医生实施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工程培训。全面实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大力开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医学生项目,每千人口执业(助理)医师数从 2015 年的 2.87人增至 2021 年的 3.5 人,全科医生总数从 2015 年的 161 人增至 2021 年的 2290 人,基本实现每个乡镇卫生院拥有一名全科医生。
适当放宽对引进高层次卫生人才在全日制学历、年龄、配偶安置等方面的限制,为引进的高层次人才解决安居住房、 子女教育等问题。 2018 年以来, 围绕我市医疗卫生重点学科发展的需要,引进各类人才超过 4000 名;为 48 名援鄂编外医护人员免笔试面试办理入编手续。
医疗技术实力不断提升。近年来,南宁市投入 2700 万元财政专项资金支持市级公立医院临床特色优势专科品牌建设,打造市级重点学科 19 个,依托重点学科、特色专科培养人才。建立王福生院士工作站、韦贵康国医大师工作室、中国针灸学会南宁专家工作站,孵化一批本土人才。
高质量的发展,带来的是全市人民健康水平的持续攀升。与 2020 年相比,我市孕产妇死亡
第 1 页 共 3 页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率为 11.24/10 万,降幅 25.81%,孕产妇死亡率实现连续三年下降,母婴安全形势发展势头良好。人均预期寿命从 2015 的年 77.3 岁提高到 2020 年的 78.78 岁。
深化改革 全民共享殷实健康红利
南宁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为老百姓谋求实实
在在的“ 健康红利”。
让区域内群众都能享受到优质医疗资源,这是医疗服务同质化的核心要义,也是医改的基本要求。市卫健委推动在市区成立城市医疗集团,在县域推行县域医共体,并探索出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让基层群众享受三甲医院同质化的医疗服务。
成立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工作专班,指导城市医疗集团建设和组建专科联盟。指导市一医院、市二医院两个城市医疗集团打造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引导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分别形成了人才、技术、利益、服务“ 四共享” 的“ 三塘模式” 和低投入、惠民生、可复制的“ 延安模式”,并在全市推广,成效明显;由市三医院、市四医院、市五医院、市妇幼保健院和市中医医院牵头,组建 5 个专科联盟,提升基层专科能力,落实分级诊疗。
在县域,南宁市率先在全区推行“ 医疗服务县乡村一体化”,将各乡镇卫生院打造为县人民医院的“ 分院”,县医院从人才、技术、管理等方面对卫生院进行全方位帮扶的“ 上林模式”。实施乡村医生“ 乡聘村用” 政策,聘用 2539 名乡村医生到村卫生室执业,财政按当地村(居)民委员会副主任补助标准发放乡村医生基本工资,并购买“ 五险” 及医疗责任险,提高乡村医生待遇,稳定乡村医生队伍。
成绩远不止于此。近年来,我市逐步建立智慧健康医疗工程体系,推进全市就诊一卡通工作,目前全市 13 家市级医院和 20 家县级医院全部启用南宁市电子健康卡,发卡量达 750 万多张,初步实现统一就诊卡应用,为群众提供一站式医疗健康信息服务,优化就医服务流程,有效解决了医院存在的“ 三长一短”(即挂号、看病、取药排队时间长,医生问诊时间短)问题。电子健康卡上还集成了入邕报备、核酸检测预登记、核酸报告查询、疫苗接种查询等多项便民惠民功能。我市还开展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按“ 两个允许” 要求,医院绩效工资总量实行动态管理。推进医保支付方式改革,2020 年 12 月启动 DRG 付费工作,全市二级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