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大众健康报/2022 年/10 月/26 日/第 004 版医院风采
“ 医” 心向X铸辉煌 “ 医” 路奋进为民康
——攀枝花市中心医院X建引领高质量发展纪实
程桂英 本报记者 侯文瑾
获得“ 全国先进基层X组织”“ 全国卫生系统先进集体”“ 全国院务公开先进单位”“ 全国文明单位”“ 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全国红十字模范单位”“ 全国医保服务定点医疗机构示范点”等多个“ 国字号” 金字招牌,与此同时,先后建成国家级胸痛中心、国家级心衰中心、陈孝平院士工作站、国家心血管病中心-阜外医院心脏病培训基地、 中华医学会西南泌尿系结石病防治中心攀枝花分中心、四川省人民医院机器人微创中心攀枝花远程分中心、云南省恶性肿瘤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分中心⋯⋯
这是攀枝花市中心医院X建赋能的最好体现,也是“ 医” 心为民的生动实践,更是高质量发展的铿锵足音。
重大事项集体讨论、民主决策;理论学习、主题教育、廉政教育常态长效;38 个X支部全面覆盖医院各科室各部门,31 个X支部实现支部书记与内设机构负责人“ 一肩挑” ⋯⋯公立医院如何实现高质量发展?攀枝花市中心医院(以下简称“ 市中心医院”)给出的答案是:以高质量X建引领高质量发展。
X建工作与业务发展“ 一盘棋”
如何助力区域医疗健康中心建设?市中心医院X委充分发挥“ 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促改革、保落实” 的核心领导作用,全面落实X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坚持将X建工作与业务发展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 强心剂”。
2021 年 3 月 7 日,市中心医院手术室里一台低位直肠癌根治术正在进行。与以往不同的是,“ 主刀” 这场手术的,是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医生在旁边的操作台前操作,通过机械臂精准定位,将患者病灶切除。
这是川西南、滇西北地区首台全球领先的达芬奇手术机器人落户攀枝花市中心医院后,进行
的首例手术。
达芬奇机器人手术是继开放手术、腹腔镜手术后的第三代外科手术,代表着微创外科领域最高技术和前沿水平,该手术在市中心医院成功开展,标志着区域内第三次外科手术革命开启,外科手术迈入“ 机器人时代”。目前,该院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已广泛应用于普通外科、泌尿外科、心胸外科、妇科等领域,累计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 400 余台。
2020 年 5 月 15 日,市中心医院肿瘤科放射治疗中心成功为一名宫颈癌晚期患者完成三维后装治疗。该项技术的成功开展进一步完善了医院肿瘤患者的放射治疗方式,填补了攀西地区三维后装技术的空白。现在,足不出攀就能接受国际国内领先的放射治疗。
2019 年 8 月,凉山彝族自治州一名 19 岁男孩不幸罹患重症爆发性心肌炎,生命岌岌可危。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 ECMO 专家团队连夜驱车将男孩接回医院,利用 ECMO(体外心肺支持技术) ,全力抢救男孩,7 天后男孩各项指标趋于好转,并很快康复出院。
2017 年该院在区域内率先开展 ECMO 技术,目前,已开展 30 余例。2020 年初,为全力支持新冠肺炎患者救治工作, 市中心医院派出业务骨干携当时攀西地区唯一的 ECMO 及其他高级生命支持设备组建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救治病房。2021 年 10 月,该院开展了首例清醒 ECMO,这是在熟练掌握 ECMO 技术基础上,大胆尝试最新应用策略,是对医院 ECMO 应用和急危重症患者抢
第 1 页 共 4 页

救综合实力的检验。
据悉, 该院现有国内先进技术 11 项, 省内先进技术 68 项, 攀西地区率先开展的先进技术 209项。
人才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原动力
攀枝花地处川滇接合地带,受自然地理因素等影响,吸才、留才较为困难。市中心医院X委坚持X管干部原则,落实X管人才要求,以事业、感情、待遇留人,破解边远城市留不住卫生人才的瓶颈,为医院高质量发展注入原动力。
吸引人才,市中心医院给足礼遇和待遇。X委书记徐文豪为医院新招聘人才接机;院长张月辉赴北京协和“ 请才”;引进一个人才,医院从安家费、职业规划、科室选择,甚至配偶、子女的问题,都统统给予落实和解决。柔性引进人才王式功教授,在院建立专家工作站,在他的指导下,医院成立气象医学研究中心,先后孵化多个省市级研究项目。今年,研究中心《阳光之城攀枝花气候康养内涵、效应与机制研究》获批四川省科技厅定向财力转移支付科技项目,这是该院乃至攀枝花市卫生健康系统首次获得的省级定向财力转移支付科技项目,为推动医院的医学研究和高质量发展赋能增速。
心血管内科引进人才李诗洋博士,短短两年时间,就在攀西地区率先开展无导线起搏器手术等多项新技术,带动科室的电生理技术进步,同时科研成绩明显,主持 3 项省市级研究项目,发表 SCI 论文 6 篇。
培养人才,市中心医院使出“ 浑身解数”。现胸外科副主任程远建毕业之初选择了难度较高的紧缺专业——心胸外科。程远建到科室后,科室对他进行重点培养,短短几年,他就掌握了科室常规开展的各种手术技术。他说,并不是天赋有多高,而是医院的培养和科室前辈的大力支持。医院先后选派他到北京安贞医院、意大利锡耶纳大学医院等国内外知名医院进修学习,返院后他主持开展了心胸外科多项新技术。现在,他和团队在微创胸腔镜、主动脉弓置换术、心脏不停跳冠脉搭桥术、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等方面的技术水平居全省先进,受到患者广泛好评。
肾病内科青年才俊张颖娟博士,在医院人才培育政策促进下,按照职业生涯规划指引,先后从青涩医生、肾内科骨干、毕教办主任,到肾内科主任,再到今天任副院长,是通过医院内部培养成长为优秀干部人才的典范之一。
数据显示:近年来,该院引进并培育博士研究生 11 人、硕士研究生 224 人,较 2017 年增长40%,硕士研究生导师 28 名,较 2017 年增长 67%。年均培养规培医师 80 余人、规培护士 60 余人、规培药师 10 余人。还承担着 10 余所高校年均 400 余名医学生理论教学工作,年培养实习医师、药师、护士 600 余人。
在专家人才量与质的不断提升下,该院的医疗质量、学科建设、科研教学等发展取得巨大飞跃。先后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奖 7 项,省、市级科研立项 105 项,发表以 SCI 为代表的高水平学术论文 50 篇。授权国家发明专利 1 项,实用新型专利 240 项,外观设计专利 7 项,软件著作权证书 5 项。科技成果转化实现“ 零” 的突破。医院师资参加各级各类教学比赛获奖 14 项,其中国家级 2 项,规培学员参加省级竞赛获奖 7 项。
近年来,医院通过“ 两优一先”、优秀护士、医师评选,大力选树身边榜样 400 余人次;通过举办各类文体活动 30 余次,丰富职工八小时以外生活;通过开展“ 道德讲堂”“ 医学人文讲堂”
10 余次,弘扬医学人文精神。全院X员干部职工秉持“ 诚信、仁爱、敬业、创新” 的院训,把医院“ 人本至上” 的文化底色擦得更亮,“ 干在先、学在前” 的劲头空前高涨。
近 5 年,医院举办各类学术会 500 余场次,派出进修 200 余人次,派出短期外出学习 800 余人次,并不断拓宽干部职工的自学平台,平均每名职工每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