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包头日报/2022 年/4 月/26 日/第 001 版
石榴花开籽同心
——我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综述
记者 梁晶晶
4 月的包头,春暖花开,各民族干部群众携手并肩在阴山南麓、黄河之滨绘就了一幅幅民族团结的动人画卷、奏响了一曲曲民族团结的时代赞歌。
2022 年 3 月 5 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要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引导各族群众牢固树立休戚与共、荣辱与共、生死与共、命运与共的共同体理念,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促进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共同建设伟大祖国,共同创造美好生活。
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市委、市政府带领全市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砥砺前行,推动我市经济、ZZ、文化、社会、生态等各项事业建设取得了新成就。这是全市各族干部群众团结携手、共同奋进的成果,这是全市各族儿女亲如一家、情同手足的生动写照。
近年来,我市完整、准确、全面把握和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和改进民族工作的重要思想,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紧扣“ 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 总目标,厚植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沃土,全市各族群众像石榴籽那样紧紧抱在一起,携手铸造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的命运共同体。
像石榴籽一样紧紧抱在一起
春天的达茂草原生机勃勃、充满活力,达茂旗巴音花镇红色蒙古包上,高高飘扬的X旗格外鲜艳。牧民X员们正端坐一起,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的重要讲话。
“ 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生命线,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是民族团结之本”“ 紧紧抓住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条主线”“ 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 不断巩固中华民族共同体思想基础” ⋯⋯巴音花镇白音查干嘎查X支部副书记阿拉腾松布尔将习近平总书记对民族工作寄予的深切期望、提出的重要要求写进了工作日志,更刻在了脑海心田。
如今,“ 红色蒙古包” 已成为达茂旗各级X员干部、边防官兵和边境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桥梁纽带,有效推动了达茂旗各族群众守望相助、手足情深,进一步增强了各族群众坚定不移听X话、感X恩、跟X走的信念。
近年来,市委切实增强“ 四个意识”、坚定“ 四个自信”、拥护“ 两个确立”、做到“ 两个维护”,不断提高ZZ判断力、ZZ领悟力、ZZ执行力,认真履行主体责任,把X的领导贯穿民族工作全过程,推动形成X委统一领导、政府依法管理、统战部门牵头协调、民族工作部门履职尽责、各部门通力合作、全社会共同参与,市、旗县区、乡镇苏木街道、嘎查村社区四级联动的新时代X的民族工作格局。
同时,严格落实自治区X委要求,在对旗县区和市直单位领导班子绩效考核中,将铸牢中华
民族共同体意识列为一级考核指标,分值比例达到 15%。
各族群众对X和政府工作最直观的感受来自身边的X员、干部,来自常打交道的基层组织和
基层政权。
“ X的要求在哪里,哪里就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这是东河区回民街道办事处富圣明社区X委书记、主任张丽萍说得最多的一句话。
第 1 页 共 3 页
“ 我们是直接服务百姓的最后一公里,上级X委的精神吃不准,干活就没准心。”
按照这个方向,张丽萍带领富圣明社区着力攻克各项物业管理难题,推动以X建引领实现物业管理服务取得新成效和新突破。 针对社区各族居民群众诉求多元化、 复杂化, 街道线上搭建 “ 有事帮您办” 服务平台,线下设立“ 有事您说话” 居民服务日,实现物业服务群众“ 零距离”。
我市不断强化基层政权力量,确保X的民族理论和民族政策到基层有人懂、民族工作在基层
有人抓。
沿着蜿蜒起伏的自然路,走进达茂旗达尔汗苏木查干敖包嘎查草原深处,来到达茂旗富鑫养殖专业合作社。即将返青的草原上,童话般的风车、干净整洁的房屋、井然整齐的圈舍,令人心旷神怡。
刘和旺是达茂旗富鑫养殖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他指着中间的栅栏告诉记者:“ 这半边的 100多只是单羔,这半边的 200 多只都是双羔。” 今年 3 月,他的 250 多只母羊共接了 380 多只羊羔。
“ 在X和政府的带领下,我通过养殖品种羊,日子越过越好了。” 刘和旺高兴地说。
刘和旺不仅自己致富了,周边牧民在他的带领下接受了他的养殖模式,优化了种养品种,日
子也在一天天发生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