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四川日报/2022 年/11 月/14 日/第 007 版同心四川
在治蜀兴川新征程中绘就最大“ 同心圆”
——新时代四川统战工作亮点回眸
底伊乐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 付真卿
“ 统一战线是X克敌制胜、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团结海内外全体中华儿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法宝,必须长期坚持。” 今年是X明确提出统一战线政策 100 周年。7 月 29 日至
30 日,中央统战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总书记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阐明了新时代统战工作一系列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
作为统战工作大省,四川的统战工作任务艰巨繁重。X的十八大以来,四川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时代X的统一战线工作的重要思想,坚持“ 4321” 工作法,紧紧围绕中央和省委重要决策部署和目标任务,不断促进政X关系、民族关系、宗教关系、阶层关系、海内外同胞关系和谐,各领域工作取得新进展,全省统一战线呈现出团结奋进、开拓活跃的良好局面,为推进新时代治蜀兴川事业发展作出积极贡献。
日前,记者梳理了近年来四川各领域统战工作亮点特色,用一个个生动案例回顾新时代四川
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历程。
一列“ 直通车”
为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争取支持
说起近年来四川的发展变化,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不得不提。这项写入X的二十大报告的国家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已成为未来相当长一个时期四川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引擎。而这项战略最终落地的背后,与四川各民主X派推动鼓呼不无关系。
早在 2012 年,九三学社四川省委就开始关注成渝城市群高质量一体化发展问题。2019 年 4月, 九三学社中央领导带队与川渝两地九三学社、 国家和川渝两地相关部门同志组成联合调研组,在川渝两地进行了深入调研,召开专题研讨会,将调研成果报告通过“ 直通车” 渠道直报中共中央。
最终在次年 1 月 3 日,大力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消息从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六次会
议传出。“ 激动之情溢于言表。” 九三学社四川省委相关负责人说。
“ 直通车” 是中国共产X领导的多X合作和ZZ协商制度优越性的重要体现,是各民主X派中央以调研报告、建议等形式向中共中央提出意见和建议的特殊渠道。近年来,省委统战部和各民主X派省委紧密协作,提前谋划准备了一系列重要调研选题,举办了一系列重大活动,协调邀请各民主X派中央领导来川开展调研,为四川发展争取支持。
2016 年,民建四川省委调研形成的《关于在中国(成都)设立内陆自由贸易试验区的建议》通过民建中央 “ 直通车” 上报国家层面。 2017 年, 民进四川省委整合央地联动调研成果, 形成 《关于解决好凉山深度贫困地区三个根本性问题的建议》 。2018 年,农工X中央来川调研形成《建言精准健康脱贫助力乡村振兴战略》。2019 年,民革中央调研组来川就“ 完善法治建设 优化营商环境” 开展重点调研。2022 年,民盟中央以视频座谈会方式在川开展“ 扩大中等收入群体的体制机制研究” 重点调研。在脱贫攻坚时期,致公X中央对口四川开展脱贫攻坚民主监督,5 年之内数十次来川调研,形成大量调研成果。
各民主X派围绕中心工作、重点课题,或是来川调研,或是采用各民主X派四川组织的调研
成果,形成报告通过“ 直通车” 渠道报送中共中央、国务院及相关部委,许多建议最终转化为政
第 1 页 共 5 页
策措施,有效推动了经济社会各领域高质量发展。
一个“ 示范工程”
开创民族团结进步事业新局面
今年 10 月,凉山彝族自治州喜德县五合村的 1200 亩油橄榄园迎来丰收。去年,这个园区的总产值达到了 600 多万元,今年有望再创新高。
在甘孜藏族自治州理塘县双语寄宿制小学,读一本民族团结题材的好书,唱一首民族团结歌
曲⋯⋯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题的班会课每周都会召开。
在生活着 8 个民族居民的成都市锦江区汇泉路社区,民族团结进步创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结合了起来,打造“ 锦江· 归来荟” 统战服务平台、天府家风博物馆,每年举办超过 200 场各类活动,让社区各族群众和睦相处、亲如一家。
近年来,无论是民族地区还是各民族散居地区、无论是城市社区还是学校园区,四川始终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全面深入持久推进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特别是 2020年以来,四川首创实施了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工程,进一步推动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规范化、系统化、实体化,取得了丰硕成果。
何谓“ 示范工程” ?简单说就是建立一套“ 民族团结进步+” 工作机制,将民族团结进步创
建工作与乡村振兴、生态文明、教育卫生、文化旅游、基层治理深度融合起来。
例如在农村,近年来四川安排实施了 300 多个各类民生项目,帮助乡村在组织建设、文化传承、特色产业和惠民服务等方面发展提升。在城市,以新时代城市民族工作标准、社区民族工作标准和少数民族流动人口服务管理信息化平台“ 两标准一平台” 为核心,推进城市民族事务治理规范化、精细化和社会化,让新型城镇化成果公平惠及各族群众。
截至 2021 年底,四川成功创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示范单位 58 个,省级示范区、示范单位 700 个,省级及以上示范区、示范单位实现全省 21 个市(州)全覆盖,凉山、甘孜、阿坝 3 个民族自治州全部成功创建“ 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生动局面更加巩固。
一批“ 交流基地”
架起川港澳台青年交流合作桥梁
今年 7 月,70 余名川港澳台青年来到绵阳天虹丝绸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乡村振兴调研交流学习之路。青年们学习参观了天虹蚕工场、杨家绣房、天虹锦绣生活馆、葚红酒庄、桑田茶社,第一次品尝到与众不同的桑葚红酒和桑叶茶。
在不久前召开的首届川港澳台青年合作发展论坛暨助力乡村振兴研讨会上,“ 熊猫杯” 川港澳台青年羽毛球赛举行。在参赛的 8 支队伍中,四川大学、西南财经大学等在川高校青年学生和在川创新创业的港澳台青年们通过体育运动促进更紧密的交流与合作。 “ 希望通过此次比赛,能进一步推动川港澳台体育交流和各领域的合作,全面展现新时代川港澳台青年风采。 ” 省委统战部有关负责人介绍。
关注川港澳台青少年, 促进交流与合作一直是我省统战工作的重要内容。 特别是在去年 3 月,省委统战部联合省港澳办、省台办等部门授牌首批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备受青少年喜爱的三星堆博物馆、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以及蓉港人才合作示范区等单位被授牌,搭建起了更好的平台供川港澳台青少年在各领域展开交流与合作。
今年以来,统战、海联等部门组织召开的交流活动更加频繁。首届川港澳台青年合作发展论坛启幕、首届“ 熊猫杯” 川港澳台青年羽毛球赛开赛、港澳台青年“ 爱我中华· 大运有我” 志愿者体验营开营、“ 川蜀月相伴· 四地人团圆” 庆国庆迎中秋联谊活动开启等,并对第二批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授牌,促进了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进一步深化。
通过系列实践活动和更多川港澳台青少年交流基地的打造,四川聚焦港澳台青少年开展的工
作既增进了感情,让港澳台青少年深入了解内地ZZ、经济、社会、教育、科技等领域所取得的
第 2 页 共 5 页
成就,又凝聚了港澳台青少年同心同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共识,增进港澳台青少年
对祖国和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责任感。
一个“ 帮扶行动”
弘扬致富思源的企业家精神
今年 7 月,绵阳市平武县阔达藏族乡仙坪村村民孟国富每天都会细心打理他的宝贝蜂箱,产蜜期的到来让这位曾经的贫困户收到 100 多公斤的百花蜜,比起 6 年前足足增长了一倍,这得益于企业帮扶和先进技术。
仙坪村是省工商联“ 万企帮万村” 精准扶贫行动的联系点。在脱贫攻坚时期,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联系推动多家民营企业、商(协)会在这里打造“ 平武中蜂” 品牌,帮助仙坪村于 2019年实现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