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更多资料+微信:180914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你要的全都有/每天稳定更新】
人民代表报/2022 年/5 月/19 日/第 002 版新闻· 综合
用法治弘扬优秀传统文化
——揭阳人大加强优秀历史文化立法保护综述
本报通讯员 江洁周
历史是根,文化是魂。近年来,广东省揭阳市人大常委会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论述,着力加强对本土优秀历史文化的立法保护,切实用一个个具体实践与制度成果,在生动诠释“ 立法是最好的保护,保护是最好的传承” 过程中,更好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城市历史底蕴。
用法治之力守护这座“ 城”
揭阳是粤东古邑和潮汕文化的重要发祥地,素有“ 海滨邹鲁”“ 小戏之乡”“ 国画之乡” 等美誉,是广东首批省级历史文化名城之一。作为承载和延续揭阳悠久历史文化脉络与记忆的一张名片,位于榕城区的揭阳古城,距今已有近 900 年的建城史,是揭阳市历史城区的核心区域,城内遗留的古城传统格局至今犹存,历史文化保存实物遗迹特征明显、底蕴深厚,它们见证并沉淀着揭阳这座城市厚重的ZZ、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历史,是揭阳城市内涵、品质与特征的重要标志,同时也是揭阳悠久历史文化的根魂所依。
为推动解决揭阳古城在城镇化过程中面临的各种问题,进一步强化对古城内优秀历史文化的保护传承,揭阳市人大常委会于 2019 年制定出台了《揭阳古城保护条例》,旨在用法治力量擦亮古城名片、焕发古城活力,推动实现“ 民有所呼、法有所为、城有所护”。
条例坚持问题导向原则,在科学精准确定揭阳古城四至范围的基础上,紧扣揭阳古城保护和管理工作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制度设计,主要对揭阳古城的管理体制、经费保障、保护规划、保护名录、保护职责、保护措施以及活化利用等重点内容作出具体规定,同时细化了历史建筑的确定标准,并创设了“ 预先保护制度” 特别是“ 历史风貌区” 等具体措施,明确赋予并保障古城内传统街区的法律地位。条例的制定出台,有力回应了揭阳人民“ 延续城市文脉、守住城市根魂” 的强烈愿望,也为揭阳落实广东省委赋予的发展定位要求,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宜游的活力古城提供了坚实制度支撑。
用法治之光映衬那抹“ 红”
揭阳具有光荣的革命历史和革命传统,新民主主义时期,周恩来、彭湃、贺龙、叶挺、刘伯承、聂荣臻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曾在揭阳从事过革命实践、指导过革命斗争,在揭阳这片红色沃土上留下了不朽足迹和深深印记。据统计,目前揭阳全市比较重要的革命遗址有 160 多个,主要包括重要历史事件和重要机构旧址、重要人物活动纪念地、革命领导人故居、纪念设施、烈士墓等,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揭阳学宫崇圣祠,它是广东省内唯一一处以“ 周恩来同志革命活动旧址”
命名的红色资源。
为进一步用好用活揭阳本土红色资源,大力弘扬红色资源所蕴涵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揭阳市人大常委会立足X的百年华诞重大时刻,主动承接时代命题、积极响应X委号召,于 2021 年制定出台了《揭阳市红色资源保护传承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