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南方日报/2022 年/10 月/8 日/第 T17 版非凡十年· 广东答卷
省妇联 推动广东妇儿事业走在全国前列
南方日报记者 马瑞婕 通讯员 曾桂敏
十载砥砺前行,十载春华秋实。
广东深入贯彻落实男女平等基本国策和儿童优先原则,大力实施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不断完善妇女儿童工作制度,不断优化妇女儿童发展环境,广东实施 2011—2020 年妇女儿童发展纲要规划主要目标已经全面实现,主要任务已经完成。
非凡十年,奏响了广东妇女事业时代强音。广东妇女医疗卫生服务水平显著提高,义务教育阶段性别差距基本消除,妇女平等就业成效明显,参与决策和社会管理的意识明显增强,社会保障力度更加坚实,文化服务不断完善,人身、财产、婚姻家庭等合法权益得到有力保障,妇女全面发展迈出新步伐。
非凡十年,谱写了广东儿童事业生动篇章。广东儿童卫生保健水平大幅度提升,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高中阶段教育普及水平持续提高,适龄残疾儿童入学率大幅提高,普惠型儿童福利基本形成,儿童安全网络体系建设有效增强,家庭教育推进力度不断加大,儿童保护法规政策体系不断健全。
奋斗岁月
妇儿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迈上新台阶
过去十年,广东先后出台或修订了《广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家庭暴力法〉办法》等
400 多件涉及妇女儿童切身利益的地方政策法规,不断完善保障妇女儿童合法权益的政策法规体系。建立省、市地方性法规政策性别平等咨询评估机制,推动社会性别意识纳入决策主流,为从源头促进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提供坚实的机制保障。
省“ 十四五” 规划纲要首次设立妇女儿童家庭专节专栏,首次将家庭建设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首次将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工程、妇幼健康保护工程、普惠托育服务专项行动纳入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重点工程,推动全省妇女儿童事业发展与经济社会发展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推进。
省政府颁布省妇女儿童发展规划,明确不同阶段妇女儿童发展的总体目标、重点领域及策略措施。各地级以上市、各县级人民政府分别制定本地区妇女儿童发展规划,建立了上下呼应的妇女儿童发展规划体系。
妇女在经济社会建设中竞芳华展英姿
过去十年,全省广大妇女进一步实现平等发展、全面发展。各行各业的优秀女性勇挑重担,
用实际行动为广东经济社会发展作出“ 半边天” 贡献。
今年“ 三八” 国际妇女节前夕,中央宣传部、全国妇联联合发布了 2022 年“ 最美巾帼奋斗者” 先进事迹,其中就有一名来自广东的巾帼身影——中山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国家超级计算广州中心主任卢宇彤。五代银河、两代天河超算系统研制骨干,代表团队六次站上世界超算最高领奖台⋯⋯卢宇彤的成绩单,向世界展示着中国的高精尖科技成果,更展示着中国女科学家的风采和担当。
广东落实就业优先政策,不断完善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提升妇女就业创业能力;完善普惠性创业扶持政策,推进创业孵化载体建设,举办女性创新创业大赛,实施优秀创业项目资助制度;扩大公益性岗位安置,帮扶零就业家庭、残疾妇女等就业困难妇女就地就近就业;为妇女多渠道就业创业、参与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
第 1 页 共 4 页

在第 45 届世界技能大赛中,广州市白云工商技师学院温彩云和广东省轻工业高级技工学校罗丽萍,分别摘下时装技术项目的金牌和商品展示技术项目的银牌,得益于“ 粤菜师傅”“ 广东技工”“ 南粤家政” 三项工程,数百万名像罗丽萍一样的劳动者通过技能改变命运。
此外,广东自 2011 年开始实施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财政贴息贷款,帮助妇女自主创业、增收致富。截至 2022 年第二季度,共为 3.1 万名妇女提供 19.98 亿元省妇女创业小额担保贴息贷款资金支持,其中为 2800 多个巾帼示范基地、专业合作社发放贷款 3.13 亿元;通过项目推动全省为妇女提供 122 亿元创业就业资金支持,直接或间接带动 120 多万名妇女创业就业。
妇儿获得感幸福感更加充实更可持续
过去十年,广东始终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牢牢把握以人民健康为中心,全面加强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妇幼健康核心指标持续改善,妇女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孕产妇死亡率从 2012 年的 12.36/10 万下降到 2021 年的 9.98/10 万。
近年来,广东各级财政累计投入 19.7 亿元,深入推进妇女“ 两癌” 免费检查项目,为全省
766 万人次城乡妇女提供“ 两癌” 免费检查;同时积极争取社会公益资金支持,实施妇女“ 两癌”健康公益保险、低收入妇女“ 两癌” 救助等公益项目,救助困难“ 两癌” 妇女 2568 名。
广东在全国率先开展全省范围内适龄女生免费接种 HPV 疫苗项目, 力争到 2030 年 90%的 15岁以下女生完成 HPV 预防性疫苗全程免疫,提高广东女性健康水平。适龄女生 HPV 疫苗免费接种、新生儿出生缺陷综合防控和孕产妇、新生儿疾病筛查工程⋯⋯一项项民生工程纳入政府民生项目,惠及千千万万妇女儿童。
2018 年,广东出台促进学前教育普惠健康发展的行动方案,进一步推动学前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儿童受教育水平不断提高,学前教育毛入园率达到 100%以上;在园幼儿人数、小学阶段在校生数居全国第一, 初中和高中阶段在校生数均居全国第二, 高中阶段毛入学率稳定在 95%以上。妇女受教育程度不断提高,高等教育在校生女生比例达 56.34%。
广东高度重视少年儿童工作,大力推行儿童优先原则。儿童健康状况持续改善,婴儿死亡率、
5 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分别下降到 2.13‰、3.08‰,达到世界发达国家水平;深圳自 2015 年率先开展儿童友好城市建设的探索实践, 2022 年 5 月, 深圳发布全国首个儿童友好城市建设地方标准 《儿童友好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指南》 ,率先构建了政策支持体系和标准制度体系。广州、珠海、佛山等多个城市因地制宜规划布局,让儿童友好的理念深度融合进高质量发展进程中。在广东,越来越多的单位、机构、企业以行动参与儿童友好城市创建工作,在各项公共服务中践行儿童友好的理念。
妇女儿童权益维护更有力度更有温度
过去十年,广东依法优先保护妇女儿童等群体合法权益,推动妇女儿童维权工作不断取得新
突破,赢得新实效。
2019 年,全国首个家事情感纠纷智慧联调系统落地广东。深圳联动妇联、司法、网格、公检法等多部门,形成了以家庭和睦促社会和谐的社会治理新模式。自系统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