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沈阳日报/2022 年/10 月/14 日/第 002 版综合新闻
十项措施联动 市残联打造残疾人民生实事升级版
沈阳日报、沈报全媒体主任记者 封葑
今年以来,市残联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辽宁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持续推动“ 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 专项行动,聚焦为民、便民、安民,围绕残疾人民生实事,结合全市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实际,找准残疾人工作的创新点、切入点,十项措施联动,打造残疾人民生实事升级版,让残疾人生活更舒心、更安心、更美好,以实际行动迎接X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惠残政策有突破
【补贴】
残疾人“ 两项补贴” 政策提标扩面。沈阳市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对象范围由低保家庭中的残疾人和低保边缘家庭中的一、二级残疾人,扩大到城乡低保家庭、低保边缘家庭中的所有残疾人;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对象范围由一、二级残疾人,扩大到三、四级智力、精神残疾人。同时,将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 100 元提高到每人每月 200 元,将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标准由每人每月 80 元提高到每人每月 100 元。无论在受益群体覆盖面,还是在补贴标准方面均全省领先。
【救助】
残疾儿童康复救助政策提标扩面。今年,全市对残疾儿童康复训练、手术、辅助器具等的补助标准、救助年龄范围、服务年限进行了提标扩面,在原有 0-10 岁基础上,将 11-14 岁听力、肢体重度残疾儿童纳入救助范围,手术补助标准由一次性最高限额 1.2 万元,提高到每年度每人单项病种 1.8 万元,训练补助由每年度每人 0.3-1.5 万元提高到 1.8-2.4 万元,救助标准均高于国家、省规定标准,有效改善了残疾儿童功能障碍,减轻了残疾儿童家庭的经济负担。
【服务】
特殊残疾人居家服务全覆盖。 积极探索残疾人居家服务新模式, 市残联会同相关部门制发 《沈阳市农村困难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 以奖代补” 居家服务工作指导方案》,在全省率先实现了农村建档立卡已脱贫重度智力、精神残疾人居家服务全覆盖,切实解决了农村特殊困难残疾人个性化帮扶供给不充分和易返贫致贫风险等问题,提升了农村残疾人的幸福感。
就业服务再创新
【新业态】
立足新业态音频就业领域发展特点,市残联以“ 互联网+”“ 文化+”“ 服务+” 为依托,探索残疾人音频主播项目可持续运作和发展的路径和方法,通过挖掘好声音,由专业导师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