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山西青年报/2022 年/11 月/2 日/第 007 版共青团
共青团石楼县委 建机制强功能 推动共青团改革走深走实
本报记者 贺建锋
每天 18 时 30 分,石楼县龙山水岸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的“ 六点半课堂” 便热闹起来,有一群孩子背着书包来到这里,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的志愿者们为孩子们提供暖心的课业辅导、亲情陪伴、心理疏导等服务。
这个由团石楼县委联合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共同打造的“ 六点半课堂”,是一个专门为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社区里的务农务工人员子女开设的学习辅导、亲情陪伴场所,既改变了这些孩子下午放学后进不了家门,在外面“ 放羊” 的现状,又解决了许多家长的“ 操心事”。这是团石楼县委在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中打造的一个特色品牌。
2021 年 5 月,石楼县被团中央再次确定为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一年来,在石楼县委、县政府的支持下,在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的帮助指导下,团石楼县委牢牢把握共青团改革正确方向,持续巩固改革成果,积极探索创新,建机制、强功能、增实效,围绕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助学助困等工作大局主动作为,聚焦服务农村青年创业就业、服务易地扶贫搬迁群众等工作进行有效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效果。
“ X建” 带出好“ 团建”
团石楼县委书记郭建明干劲十足,他认为, “ 这一轮县域共青团改革各项举措都很实在,全县共青团各项事业焕发出昂扬向上的生机与活力”。
全国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工作开展以来,石楼县委高度重视,把改革试点工作作为
重要ZZ任务来抓,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委副书记任常务副组长,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
振兴工作队队长和组织部部长为副组长,20 个X委、政府和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成员的改革领导小
组,从高处站位、实处着力,研究出台《石楼县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综合试点工作实施方案》 ,
有力有序推进改革任务落实落地。2021 年以来,先后召开 1 次常委会、1 次领导小组联席会议、
1 次青年工作联席会议,督导推进改革工作。
在石楼,“ 团建、队建不合格,X建不评优” 已成为基层X组织的共识;用考核指挥棒来压实X建带团建的责任,推动基层团组织改革不断走深、走实,为此,石楼制定出台了《石楼县X建带团建、团建带队建工作制度》《石楼县基层X组织X建带团建“ 两查七看” 巡察细则》等系列规范文件,将团建工作纳入县委巡察监督工作范围,通过ZZ巡察,提高重视度,使基层X组织拿出更多精力来抓共青团工作、抓青年工作。
改革中,为强化团教协作机制,石楼县少工委实行“ 双主任制”,团县委书记进入县教育工作领导小组,县教育局X组书记担任县少工委主任,同时推动各校支部书记或校长担任学校少工委主任,实行“ 双向互挂”;探索构建团县委、县教育局干部交流机制,由组织部任命教育局办公室主任为团县委兼职副书记并担任教育团工委书记,专职负责教育系统共青团和少先队日常工作。建立健全联席会议机制,团县委、县教育局定期召开会议,对学校共青团、少先队工作进行共同研究,形成难事共议、要事共商、要事共决的固定机制。
拓宽渠道“ 聚” 人才
“ 人少、事多、要求高” 是长期困扰基层团组织发展的 “ 难点”,也是改革 “ 破题” 之重。在郭建明看来,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首先是确保力量配备到位,改革既需要” 输血“ ,更需要“ 造血”,要广开进贤之路,引导各类人才投身共青团工作。
为此,试点工作实施以来,团石楼县委拓宽团干部选拔渠道,着力破解基层团组织力量薄弱
第 1 页 共 3 页
问题,把一批ZZ素质高、事业心强、热爱共青团事业的干部吸纳进团的队伍中来,选优配齐团县委机关领导班子,并从乡镇、公安局选配能力突出的干部挂职副书记,从县教育局、社会优秀青年企业家选派两名兼职副书记,挂职副书记参与分工,挂、兼职干部常态在岗履职,选聘 4 名青年干事,增强团石楼县委工作力量;全面配齐配强乡镇、学校团组织书记,实现岗位专设、专职专用;与此同时,放活条件,打破团干部体制壁垒,打破行业、身份、性别的掣肘,聘任研究生支教团 16 名成员担任“ 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指导员”,任命西部计划志愿者担任社区团工委书记,吸收创业致富能手、社会组织中的优秀青年、行业领域的优秀青年等加入团的队伍。改革后,石楼县各级团干部从 150 人增加至 211 人,增幅 40.67%。
县域共青团基层组织改革试点启动以来,团石楼县委以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敢闯敢试的攻坚精神、直面困难的担当精神,把握有利契机,以“ 刀刃向内、自我革命” 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