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恩施日报/2022 年/4 月/15 日/第 003 版X建之窗
咸丰县残联:让梦想洒满阳光
全媒体记者 向磊 杨胜 通讯员 刘汶鑫
编者按:残疾人事业,是春天的事业。X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X中央始终把残疾人群体的冷暖放在心上,各级残联组织和全社会一道,不断推动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我州各级残联始终牢记初心使命,全心全意为残疾人服务。适逢恩施州残疾人联合会成立 30 周年,本报全媒体记者深入探访全州八县市残联工作,捕捉 30 年间的亮点和特色,总结成绩,展望未来,推出一组系列报道,以飨读者。
你的梦想,是什么?
对咸丰县 1 万多名残疾人而言,可能只是想看看眼前人的模样,听听大自然的声音,感知世界的色彩,融入普通的社会生活⋯⋯
这些健全人的日常,往往是残疾人遥不可及的梦。
翻开泛黄的 1990 年咸丰县大事记簿,一行文字引人注目:咸丰县残疾人联合会正式成立。简短的 13 个字,从此拉开了咸丰县残疾人事业发展的篇章。
时光荏苒,弹指一挥间,咸丰县残联已走过 30 载春秋。
30 年间,咸丰县残联在X委、政府的领导下,与全社会一道,帮助残疾人实现了康复梦、读书梦、就业梦甚至奥运冠军梦⋯⋯他们汇聚起一束束光,照亮和温暖了残疾人的前行之路。
逐 梦
2008 年,北京残奥会男子 4× 50 米自由泳接力(20 分)决赛上,中国选手何军权与队友勇夺金牌,站上最高领奖台。
彼时,鄂西大山深处的咸丰县城,在医院电视机前看到这幕画面的袁伟译停止哭泣,这名刚
失去双臂的 8 岁男孩觉得不可思议:“ 何叔叔没有双臂竟能拿奥运冠军,我是不是也可以?”
奥运冠军梦的种子,种在了袁伟译幼小的心里。
2021 年,东京残奥会,男女混合 4× 50 米自由泳接力(20 分)决赛现场,发令枪响,袁伟
译与队友以近乎完美的表现,帮助中国队以 2 分 15 秒 49 的成绩夺冠!袁伟译泪流满面——苦练
12 年,他走出大山化身“ 无臂飞鱼”,东京圆梦。
“ 我想尽快康复”“ 我想摆脱贫困”“ 我想自己创业⋯⋯” 和袁伟译一样,每个残疾人都有自己的愿望和梦想。
在咸丰县残联副理事长何华伦的心里,残联是残疾人筑梦的起点,残联的工作,就是守护并
帮助他们逐梦。
2008 年,袁伟译的父母揣着孩子的游泳梦找到咸丰县残联。了解情况后,时任理事长秦绍国没有认为这个梦想是天方夜谭,他积极与省残联对接,并辗转联系到何军权。多方共同努力下,小袁伟译如愿进入湖北省残疾人游泳队,踏上追梦之旅。
2013 年,大学毕业回乡的吴辉叩开了咸丰县残联大门。5 岁失去双臂的他,走到人生十字路口,首先想到的就是残联。
时任理事长杨友珍多次上门与他促膝谈心,为他创业出谋划策,鼓励他大胆前行。次年,吴
辉在县残联为他无偿提供的办公楼里,办起第一家公司。
8 年里,吴辉在每一次事业扩大、转型时,都会来找残联的“ 娘家人” 帮忙出谋划策。如今,已经致富的吴辉正筹建残疾人创业园,他有了新梦想:带动更多残疾人,让他们像自己一样燃起对生活的希望。
第 1 页 共 3 页
2014 年,在深圳当“ 白领” 的田远红被确诊为渐冻症,治病花光了他所有的积蓄,回到咸丰老家,整日以泪洗面。
绝望和痛苦笼罩之时,咸丰县残联邀请他参加的一次技能培训,让他看到了新生的曙光。
2016 年,在县残联支持和爱心人士资助下,田远红筹集 15 万元,建了 8 个大棚,办起生态农业种植基地。5 年过去,田远红种植的蜜薯远近闻名,成了家喻户晓的“ 殷实户”,还带动当地乡亲脱贫致富,领着大家用双手创造幸福。
2016 年 3 月 19 日,咸丰县黄金洞乡水杉坪村的一个小山沟里,咸丰飞鸿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成立。挂牌现场,合作社法人代表向思江紧紧握住了杨友珍的手。
向思江本是个勤劳又有头脑的小伙儿,2008 年一次意外滑倒导致他高位截瘫。在生命中的至暗时刻,杨友珍带着残联工作人员多次登门,给他无微不至的关怀和帮助,鼓励他重拾信心。
2013 年,向思江用县残联提供的智能手机,在淘宝网注册了一家土特产店,从卖自家的土蜂蜜、腊肉、香肠、鸡蛋开始,他用指头慢慢叩开电商大门。如今,向思江已是全县有名的“ 自强创业之星”。
温暖而励志的故事还有很多:邓兴顺、刘蓉、杨勤、赵忠勇、曾喜梅等一大批残疾人相继成为咸丰县、恩施州甚至湖北省残疾人创业典型,在以残联为代表的X委、政府及全社会关心帮助下,找到了自己“ 隐形的翅膀”。
入 心
1991 年, 在各级X委、 政府重视和指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