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新华日报/2022 年/4 月/29 日/第 011 版人文周刊· 记录
共青团路,激荡六十五载的青春记忆
本报记者 于锋
今年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建团 100 周年。一百年来,共青团员和广大青年前赴后继、奋勇争先,书写了中国青年运动的华章。共青团的百年历史,在神州大地处处留下光辉印记。在南京市雨花台区,有一条以“ 共青团” 命名的道路。和大多数市政道路不同,它是一条完全由团员青年义务劳动修筑的道路,凝聚着 60 多年前一段火红的青春记忆。
南北走向的共青团路长约 3 公里,北起雨花西路,南至花神大道,是雨花台区的一条主干道。翻开 1957 年 5 月 28 日的《新华日报》 ,一则消息《南京市白下区共青团员修筑本省第一条共青团路》记录着修筑这条道路的缘起——
“ 26 日,南京市白下区共青团员开始修筑本省第一条共青团路。25 日,该区工厂合作社、学校、商店等单位的团员们在集会庆祝团名更改时,大家欢天喜地地一致表示,要以实际行动来响应全国三次团代会提出的‘ 劳动 学习 团结’ 的战斗口号,决定从雨花台到望江矶修筑一条约
3 公里长的共青团路。望江矶是皖南事变牺牲的项英、袁国平、周子昆烈士墓所在地。26 日,该区两百多个团代表在烈士墓前举行了共青团路的开工典礼。从本星期起,该区将有 150 多个团组织数千团员先后义务劳动,预计需要一万多个工才能把这条路修好。”
时任青年团白下区委宣传部部长的董克信是这则消息的作者,他回忆,1957 年 5 月,青年团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决定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改名为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为了纪念青年团更名,响应团代大会提出的“ 劳动 学习 团结” 的口号,董克信首先发出倡议,发动全区团员青年修筑一条以“ 共青团” 命名的道路,这一倡议得到了团区委的大力支持。
共青团路建在南京哪里比较合适?经过反复勘察,最终选定在今天的雨花台烈士陵园西侧到望江矶一段。这里是典型的江南丘陵地带,山地连绵起伏,交通不便,仅有的一条土路崎岖坎坷,下雨下雪会变得非常泥泞。这一带的农民大多数以种花为业,他们到城里卖花很不方便,而城里居民要来到这里,瞻仰、祭扫位于望江矶的三烈士墓,也相当麻烦。
“ 共青团路开工建设后,经过宣传发动,全区机关、学校、工厂、商店、街道的广大团员青年热烈响应。” 说起 65 年前共青团路的开建,已 88 岁高龄的董克信难掩激动心情。他向记者回忆,1957 年 5 月 26 日的动员大会上,团员青年斗志昂扬,积极报名。老红军战士、南京军事学院教官李毅少将应邀为团员青年作报告。作为上世纪 30 年代的老共青团员,李毅在报告中生动讲述了当年老共青团员的光荣事迹,还热情地为大家唱了一首《共青团员义务劳动之歌》 ,鼓舞青年们的斗志。
披荆斩棘,开山辟路,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