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鹤壁日报/2022 年/6 月/7 日/第 002 版要闻
市残联:蹄疾步稳帮扶重建,示范先行助力振兴
本报记者 董丹
去年,我市遭遇特大洪涝灾害,灾后恢复重建工作至关重要,等不得、慢不得。为认真贯彻
落实市委、市政府关于防汛救灾和灾后恢复重建的决策部署,市残联积极发挥职能作用,科学规
划精准施策,灾后恢复重建蹄疾步稳,全面贯彻“ 项目为王、产业为基、就业为本、增收为要”
理念,谋划实施了灾后恢复重建“ 13371” 工程。先后争取资金 6985 万元(已到位 2845 万元,
正在争取 4140 万元) ,洽谈企业投资意向资金 4 亿元,引进的产业项目预计 2024 年生产总值达
15 亿元,带动就业 8000 多人,其中残疾人 1000 人。“ 13371” 工程
“ 1” 即建立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推进机制
“ 3” 即谋划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浚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淇县残疾人康复中心 3 个重点建设项目
“ 3” 即筹建残健融合“ 中国智慧轻工业产业园”、炳良自强双创园、残健融合乡村振兴产业园 3 个产业园区
“ 7” 即引进泉州市创众服装织造有限公司、泉州展升雨具有限公司、杭州爱天晴伞业科技有限公司、晋江市力泓五金工贸有限公司、福建省晋江市恒利塑料有限公司、晋江棋枫伞业有限公司、漳州杏墩服饰有限公司 7 家产业转移企业
“ 1” 即在受灾村庄布局 1 批“ 星星工场”全面动员 建立工作推进机制
灾后恢复重建是一项民生工程,更是一项ZZ任务。为此,市残联成立了灾后恢复重建工作领导小组,建立了“ 靠前指挥、统一调度,全员参与、高效运作” 的工作推进机制,动员系统内全体X员干部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上来,全员出击、尽锐出战,凝聚起齐心协力推进灾后恢复重建的工作合力,展现了残联的责任担当。
防汛救灾期间,市残联积极争取省残联专项救灾资金 105 万元,协调广东狮子会等机构援助我市橡皮艇、救生衣、变压器等救灾物资价值 1000 余万元,为我市受灾地区特别是受灾残疾人提供了充足物资保障。向“ 双百” 结对帮扶村浚县王庄镇东枣林村发放米面油、棉被等各类物资价值 20 多万元,并协调发放临时生活补贴 562 万元,为东枣林村恢复生产生活秩序作出了积极贡献。除了物资捐赠,市残联还联合市委组织部发起“ 双百” 帮扶乡村卫生室灾后重建能力提升项目,向首批 103 个受灾村庄配置了手提心电图机、医用电冰箱等医疗设备,助力受灾村庄医疗卫生服务能力全面超越了灾前水平。
“ 我们对接广东狮子会进行的乡村卫生室灾后重建能力提升项目第二批救援物资,正在紧张
地对接,疫情形势稍有缓解后,将逐步落实到位。” 市残联副理事长申国强说。
抢抓机遇 推进 3 个重点项目
为满足我市残疾人日益增长的健康需求和文明社会进步需求,极大改善残疾人的就医住院环境,改善残疾人康复治疗条件,使更多的残疾人得到及时有效的托养、康复和治疗,在国家、省出台灾后恢复重建工作措施之初,市残联就对上级关于残疾人工作的制度和政策进行全面梳理,抢抓机遇谋划了市残疾人托养中心、浚县残疾人康复中心、淇县残疾人康复中心 3 个建设项目。
按照开局即冲刺、起步即决胜的要求,市残联倒排工期、挂图作战,积极协调市发改委、市
自然资源和规划局、市住建局、市财政局、开发区管委会等部门,开辟项目建设绿色通道,快速
第 1 页 共 3 页
推进项目选址、立项审批、资金配套等工作。
同时,市残联加大对浚县、淇县工作指导力度,协调推进项目建设,确保按照时间节点有序
推进。
项目建设时间轴
2021 年 8 月,启动项目申报
2021 年 10 月,纳入全市灾后恢复重建总体方案2021 年 11 月,完成项目选址、可研、立项审批2022 年 2 月,完成土地勘界
2022 年 3 月,1080 万元中央资金到位2022 年 6 月份,计划开工
2023 年,预计可实现建成投用强化支撑 建设 3 个产业园区
6 月 2 日,市残联与浚县人民政府签订“ 促进残健融合助力乡村振兴” 战略合作框架协议,双方将围绕残健融合工作展开全方位深度合作,助力乡村经济发展。
协议约定,双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