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甘肃日报/2022 年/6 月/29 日/第 004 版
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 学习贯彻省第十四次X代会精神
优化国有资本布局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省政府国资委全力推动国企改革三年行动取得实效
省国资国企在推进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中,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指示要求,以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为目标,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加大传统产业改造和新兴产业培育力度, 加快推进国有资本布局优化和结构调整, 全力构建支撑高质量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2021 年,省属国有企业工业总产值、营业收入、利润总额分别增长 33.9%、12.6%、108.2%,助力我省实现了“ 地区生产总值破万亿、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过千亿” 的两大攻坚目标。
盘活存量 着力重塑传统产业新优势
落实省委省政府实施“ 强工业” 行动的决策部署,省国资国企以传统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为抓手,加快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应用,补齐传统产业在技术、管理和环保等方面的短板弱项,着力提升产业基础能力,推动产业链、价值链向中高端迈进。
科技创新驱动高端化布局。省属企业把科技创新作为头号任务,牵头组建我省首批 4 个创新联合体,充分发挥 238 个省部级以上科技创新平台作用,建立 35 项“ 卡脖子” 技术和 99 项关键核心技术项目库,通过“ 揭榜挂帅”、与中科院兰州“ 一院三所” 合作等方式,加快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研发高附加值新产品。2021 年,省属企业研发投入强度达到 2.38%,研发投入 91.36 亿元、增长 25.98%,实现新产品产值 135 亿元、增长 33%。金川集团设立 1000 万元/年的职工技术创新专项基金推动科技创新,研发生产的三元前驱体、正极材料等电池材料成为行业标杆产品和企业利润增长极。酒钢集团坚持多元化创新提升,“ 二氧化碳绿色洁净炼钢技术及应用” 项目获2021 年中国冶金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超高碳剃须刀用马氏体 6Cr13” 等产品实现国产化替代、国内市场占有率 85%以上。
信息技术赋能智能化制造。深入实施“ 上云用数赋智” 专项行动,加速推进智慧园区、智能工厂和数字化车间建设,积极推进 278 个“ 三化” 改造项目,动态调整、滚动实施,累计投资 94亿元。推动工业互联网、5G+、大数据、人工智能、数字孪生、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产业融合发展,提升制造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兰石集团被评为“ 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自主研发的“ 兰石云” 工业互联网平台入选国有企业数字化转型优秀案例,在工业、农业、物流、环保、能源、电力等多个行业领域形成一体化智能制造及云上业务解决方案能力。靖煤集团大水头矿推进以机械化换人、机器人作业、自动化减人的智能开采,被评为“ 国家级智能化示范矿井”。
清洁生产护航绿色化发展。紧盯“ 双碳” 要求,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加强对绿色产业、绿色产品投入和绿色节能技术应用。甘肃电投集团河西地区 90 万千瓦新能源发电、酒钢集团 240 万千瓦智慧电网及新能源消纳等项目正在有序推进, 预计 “ 十四五”末省属企业新增新能源装机 1200万千瓦以上的“ 倍增” 目标将超额完成。金川集团提高绿电占比,大幅度降低用电成本,形成“ 电价洼地”,加快锂电铜箔、钛材深加工、化工循环、城市矿产资源开发等绿电需求大的产业发展,将电镍、电铜、电池材料等产品贴上“ 绿色认证” 和“ 零碳” 标签,获得高端市场青睐。
做优增量 培育壮大特色产业新动能
立足我省资源禀赋和区位优势,优化国有资本投向,“ 无中生有” 发展新兴产业,“ 小中生大”做足增量产业,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组建龙头企业带动生态产业发展。 分两轮推进经营性国有资产集中统一监管, 按照产业相近、业务相关、优势互补、形成合力的原则,将省直部门改制脱钩企业的 3100 多亿元经营性资产整
第 1 页 共 2 页

合重组,采用资产划转、现金注入、股权投资等方式,组建铁路投资、能源化工、工程咨询、电气、科技、药业、公路交通建设、丝绸之路信息港、知识产权港、文旅 10 个产业集团,以省属企业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