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金融时报/2022 年/11 月/29 日/第 011 版地方金融
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引金融“ 活水” 润泽红色沃土
广东是中国革命的重要策源地,作为拥有光荣革命传统的红色热土,革命老区遍布全省。
原中央苏区和广东省革命老区为中国革命事业作出了重大贡献和巨大牺牲,加快这些地区的
振兴发展,既是一项重要的经济任务,更是一项重要的ZZ任务。
2021 年 2 月,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新时代支持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意见》等革命老区振兴发展的政策文件。近年来,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认真贯彻X中央决策部署,创新金融服务模式,加大信贷投放,增加农村地区金融服务供给,以高质量金融服务,全力支持革命老区发展。 “ 邮储绿” 闪动在红色沃土上,不断为革命老区增添新的活力。
“ 客都” 蝶变换新颜
梅州市是全国 12 个革命老区重点城市之一,也是广东省唯一全域属原中央苏区范围的地级市。被誉为“ 世界客都” 的梅州,四面环山,素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 之称。山多田少、交通不便、渠道不畅和信息不通等现实制约着当地的发展。
“ 小时候,周边是延绵不绝的大山,村民以务农为生,收入普遍微薄,很多孩子只能早早辍学外出打工。” 在梅州土生土长的邮储银行梅州市分行综合文秘张法云回忆道,“ 现在的道路比以前宽敞多了,高速路修到了家门口。农民再也不用起早贪黑地劳作,农田也配备了收割机、割草机等现代化设备,一座座美丽和规整的现代化厂房拔地而起。”
梅州多措并举推动红色苏区发展。近年来,梅州城乡面貌不断发生新变化,市区建成区扩大至 66.94 平方公里;梅汕客专开通,丰华等 6 条高速公路相继建成,“ 硬实力” 显著提升;多个战略性支柱产业集群兴起,推动实体经济发展......2021 年地区生产总值达 1308.01 亿元,综合实力迈上新台阶。
走进梅州兴宁市龙田镇碧园村白石湖,一个占地 2 万平方米的肉鸽养殖基地内,一只只肉鸽羽翼渐丰,仿佛要脱笼高飞。在不远处的加工场,一批批经过专业屠宰的生鲜乳鸽通过冷链冰鲜运输至广州、上海、港澳等地区。
“ 如今养殖基地和食品加工基地已具备出口资质, 下一步计划通过 RCEP 政策的红利, 把 ‘ 兴宁鸽’ 品牌推向海外市场。” 广东省梅州市金绿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陈伟波称,该公司已逐步成为一家集肉鸽养殖、屠宰加工及品牌营销为一体的“ 鸽产业” 发展企业。
与此同时,该企业也带动了当地产业的发展。目前,兴宁肉鸽产业全产业链产值达 8 亿多元,形成了龙头带动、农户参与、共性平台支撑的集群发展格局。
如今,梅州正围绕推动红色苏区绿色发展的总体要求,把规划建设粤闽赣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 “ 要借助梅州建设粤闽赣苏区对接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振兴发展先行区的发展机遇,把‘ 兴宁鸽’ 的产品推向粤闽赣苏区市场。” 陈伟波说。
金绿公司的发展壮大离不开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持续的金融帮扶。从 2013 年创业之初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为之提供的第一笔小额贷款 10 万元开始,到目前授信额度已提高到 1800 万元,该行始终坚守服务“ 三农” 定位,从激励考核、优惠利率、优化流程等方面出台一系列支持政策并建立长效机制全面支持乡村振兴,围绕广东特色产业,创新开发信贷产品,“ 兴宁鸽” 品牌产业链在金融“ 活水” 灌溉下不断发展壮大。
实现共同富裕,实体经济是关键。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直面实体经济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等难题,在持续做好产品开发、减费让利、简化流程的基础上,提高普惠金融覆盖面,持续加大对首贷户的信贷支持,加快线上贷款发展,提高小微企业信用贷款占比。
与此同时,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还融入梅州老区地方建设,持续加大对交通基础设施、城市
第 1 页 共 4 页
扩容提质、能源保障建设等项目信贷支持,对重点项目的总授信金额超 250 亿元。其中,对平兴高速、梅平高速等梅州市重点高速公路以及梅汕高铁、梅龙高铁等项目进行资金投放,推进区域交通的互联互通。
“ 邮储银行定位于服务‘ 三农’ 、城乡居民和中小企业,作为国有大型商业银行和服务实体经济的主力军,助力梅州老区加快振兴走向共同富裕是我行的使命所在、应尽责任。我们将发挥普惠金融的优势,提高ZZ站位,勇闯新路。” 邮储银行梅州市分行X委书记、行长容宇贵指出。
梅州的发展, 正是广东老区苏区振兴发展的生动缩影。 越来越多的革命老区驶入发展快车道,爆发出前所未有的新能量。与金绿公司近十载相伴,是邮储银行广东省分行服务老区实体经济发展的一个缩影。
侨乡扬帆启航迎“ 风” 起
在广东省汕头市南澳县南部海域勒门列岛附近,大潮澎湃,有风而生。万顷碧波之上,中国大唐集团有限公司建设运营的 35 台 7 兆瓦级风力发电机组迎风矗立。 今年年底前, 大唐汕头 35.2万千瓦扩建项目将会开工,进一步壮大广东海上风电规模。
风力发电是当今发展最快的绿色能源之一。与陆地风电不同,海上风电更少受占用土地、噪声污染等因素制约。汕头风力资源丰富,“ 风场” 条件得天独厚,具备大范围连片开发的基础。发展风能产业,汕头具有绝佳的自然禀赋、扎实的产业基础、广阔的发展前景。
近年来,大唐、华能等一批央企相继落地汕头,为这片有着光辉革命历史的红色热土注入发
展动力。
“ 刚来到汕头时,这里海上风电产业也还没有发展起来,产业链也并不完整。” 大唐汕头新能源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总会计师廖文飞说,如今,一大批配套企业因“ 风” 而聚,汕头海上风电产业链逐步变得强大。
向海图兴,发力正当时。中国共产X广东省第十三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提出支持汕头国际风
电创新港建设,为汕头海上风电产业发展指明方向。
汕头市不仅是全国第一批经济特区,著名侨乡,还是海陆丰革命老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激发老区发展内生动力上,汕头把老区工业高质量发展摆在更加突出位置,走好走实“ 工业立市、产业强市” 之路,集中打造 2000 亿元新能源产业集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