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6 月/22 日/第 011 版专版
区块链技术助力智慧校园创新建设
哈尔滨金融学院计算机系 贺晓光
智慧校园以物联网为基础,是集工作、学习和生活于一体的智慧化校园环境,该环境依赖各种服务系统,强调教学、科研、管理和校园生活的充分融合。鉴于智慧校园的发展现状,其建成并顺利投入使用与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区块链技术密不可分,区块链技术更是以其特有的去中心化、数据不可篡改、去信任等特征促进智慧校园建设实现更高水平发展,提升智慧校园的安全性和透明性。智慧校园既是高校开展教育管理模式创新的有效策略,又能带领高校优化教育系统。
运用大数据治理思维,推动区块链智慧校园建设迈上新高度。高校使用区块链创新智慧校园建设,离不开互联网、云计算及大数据等信息技术的支持。通过深层分析我们可知,区块链技术的使用过程不可避免地与大数据思维产生联系,二者在核心意识、运作模式等层面存在一定共通性,再加上高校创新智慧校园的建设需求,在使用区块链技术时运用大数据思维,便能进一步强化创新效果。一方面,使用大数据思维开展创新建设,是将区块链技术运用在智慧校园建设的重要支撑。另一方面,使用大数据思维开展创新建设,可进一步提升区块链技术的运用效果,促进高校智慧校园实现更高水平发展。
为此,高校应以平台化思维、扁平化思维、精准化思维及网络化思维为立足点,有效推进区块链技术应用,在展现区块链技术去中心化、去安全化等特征的基础上,实现智慧校园内各主体、各机构、各部门的系统化联系、扁平化管理,并利用区块链技术的强时效性和稳定性,推动智慧校园的网络化运行,使智慧校园的创新发展能够精准对接大学生主体和高校办学实际,提升大学生参与智慧校园建设和运行的积极性。在此过程中,高校还应关注区块链技术与大数据思维的系统化整合,在互相协作中共同落实创新,高校应在设计智慧校园系统、优化智慧校园各模块及完善智慧校园评价体系时深化大数据思维,将各环节置于区块链技术的充分变革之下,强化智慧校园的系统化变革。
创新智慧校园系统设计,优化智慧校园发展规划。良好的发展规划不仅能推动智慧校园的优化设计,而且能强化智慧校园的建设实效。使用区块链技术创新需要智慧校园运维管理系统的保障,所以,高校应从宏观角度入手,把控区块链技术在智慧校园中的运用,为智慧校园创新提供系统指导和规划。首先,高校应优化顶层设计,为区块链技术助力智慧校园建设提供系统化指导。高校应重视区块链技术的使用,结合本校办学实际,明确智慧校园的发展方向、创新路径和增效依据。在此过程中,高校应深化数据思维的引领作用,以创新理念和大数据思维优化顶层设计,为创新智慧校园奠定观念基础,便利区块链技术的使用。其次,高校应使用区块链技术设计并完善智慧校园管理系统,在硬件设施和软件开发上进行系统化的优化和调整,既确保智慧校园各项环节的顺利推进,又在此过程中实现创新。为此,高校应设计并完善相关系统规划,使用区块链技术为全校师生使用智慧校园系统、参与系统建设和维护提供便利,丰富大学生的校园生活,保障智慧校园顺利运行,强化教育管理实效。最后,高校应推动智慧校园各模块的优化,运用区块链技术实现协作,更好地开展智慧校园管理服务。高校应着眼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