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凉山日报(汉)/2022 年/11 月/4 日/第 T18 版凉山彝族自治州成立 70 周年特别报道
蝶变的教育力量
——凉山推进教育高质量跨越发展纪实
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龙雪琴
教育是民生之本,强国之基。
70 年教育事业发展进步,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州人民;70 年教育改革发展波澜壮阔,为凉山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作出了突出贡献。
近年来,我州全面落实X的教育方针,坚持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置,全力推动教育
事业发展取得显著成效。
当越来越多的山里娃走出大山,走进心仪的高等学府;当越来越多的农村学校成为当地最美丽的风景;当越来越多的残疾孩子和健康孩子一道接受教育;当贫困家庭学生不再为学费、生活费而担忧⋯⋯教育惠民的花朵已开遍凉山大地。
一张张朝气蓬勃的笑脸、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背后,是凉山教育事业优先发展、全面进步
带来的巨大民生福祉,为全域凉山高质量跨越式发展蓄积起强劲动力。
更完备——形成体系完善、结构合理的教育体系
棉被、大米、食用油堆成小汽车那么高,崭新的电视一体机扮靓了孩子们的活动室,户外运动场上老师和孩子们游戏的身影和笑脸⋯⋯这一幅幅乡村图景,珍藏在刘一凡的手机相册里,也构成了她到凉山支教以来对乡村幼教点的印象。
在四川省第一届创意编程大赛中,西昌航天学校的孩子们崭露头角,一举收获一等奖 3 个、二等奖 1 个、三等奖 1 个的好成绩,并荣获全省首批编程教育示范学校殊荣。来之不易的成功背后,体现的是西昌航天学校教育理念的革新,体现的是学校打造素质教育平台,实现教育华丽转身的坚定决心。
“ 传统的学习,孩子只是复制知识,而不是靠自己的意识形成概念。通过机器人教学设计、比赛等,可以摆脱课本的束缚,让其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想像、动手与合作。 ” 西昌航天学校教师张勇说,与传统教育相比,素质教育更能提升学生想象能力和动手能力,推动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40 年来,从泥桌子、泥台子,下面坐着泥孩子到敞、美、静的教学环境、现代化教学设备,凉山城乡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校完成了基础条件的华丽转身,实现了从“ 普九” 到“ 均衡” 的跨越发展。
崭新靓丽的校舍, 功能齐备的设施, 活泼可爱的学生, 敬业奉献的教师, 以及朗朗读书声⋯⋯地处西昌市边远乡镇的磨盘巴山学校呈现出一片欢乐祥和的校园环境。
进入新时代,凉山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仿佛按下了“ 快进键”,这得益于州委州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投入。
扶贫必扶智。凉山教育虽起步晚,但跟随教育均衡和教育扶贫的大潮,体系更完善、结构更
合理的现代化教育也不断深入推进。
城乡教育一体化对于促进教育公平和社会公平都具有重大意义。在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过程中, 全州各地因地制宜进行了努力探索。 2009 年 4 月, 地处西南片区的凉山成为全国唯一的部、省、市共建统筹城乡教育综合改革试验区。
从 1991 年以来,全州完成了所辖的十七个县市的“ 普九”,随着城乡一体化进程的加快,从
第 1 页 共 4 页
【会员享300g最新资料/每天稳定更新】
城市到乡村,凉山城乡教育呼应发展。
70 年风雨兼程,70 年春华秋实。全州学前教育快速发展、义务教育全面普及、普高教育稳中有升、职业教育稳步发展,城乡、校际办学条件差距进一步缩小,17 县市县域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目标全面实现,办学水平、办学能力、办学条件、办学队伍全面提升。
特别是X的十八大以来,在财政收入增速放缓、脱贫攻坚任务艰巨繁重、民生支出量大面宽的情况下,凉山持续加大教育投入。依靠这些“ 真金白银”,凉山扎扎实实做了许多促进凉山教育发展的实事。如今在凉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