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4 月/22 日/第 006 版专版
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问题与优化
西安翻译学院教育学院 阎涛
在深化教育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双重需求下,传统教师培训模式难以满足数量庞大、差异明显的中小学教师培训需求。为进一步推进教育实现高质量、内涵式发展,依托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教师培训混合式研修体系成为必然。然而,当前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模式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应该看到的是,混合式研修不是“ 线上+线下” 的简单组合,也不是研修空间的单纯转移,相关部门仍需通过多重路径优化,实现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提质增效。
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的现实问题
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方式明显失衡。 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主要通过融合线上、 线下研修,尽可能扩大研修资源供给、优化研修活动。无论线上研修还是线下研修,始终应以促进高质量教师队伍建设为目标。研修本身具有鲜明目的性和工具性,混合式研修效果的实现,需以线上线下研修方式的均衡、协调发展为前提。因此,研修方式不能成为影响研修效果的消极因素。然而,在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实践中, 部分研修项目以互联网培训为主, 只在其中穿插少量线下活动,整体研修模式固定、内容单一,在深入推动中小学教师队伍高质量发展方面表现较差。与此同时,以网络为中心的研修方式设计,容易使研修过程形式化、浅显化,不仅无法有效提高中小学教师参与研修的积极性,而且容易造成多项资源浪费。
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针对性不足。中小学教师研修是为解决教育教学问题、满足教师实际需求开展的教师发展活动,但就当前中小学教师混合式研修来看,其针对性与适应性略显不足,对教师发展的支持作用较为有限。 从不同专业发展阶段的教师需求来看, 新入职教师对学情分析、教学策略、课堂管理的需求较高,骨干教师对课例研究、教育案例、教育智慧等内容有较高需求,而专家型教师则更加关注教学风格、教学研究、教育创新等内容。中小学教师对研修内容的需求存在差异性,解决教育教学问题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