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中国社会科学报/2022 年/4 月/22 日/第 006 版专版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的困阻与突围
西安翻译学院教育学院 王珍
创新创业是推动社会稳定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高校适应国家发展战略的必然选择。推动创新创业教育纵深发展,高校需着力建设一支高水平教师队伍。当前发展环境下,正视创新创业教育教师队伍建设问题,在补齐师资数量、质量短板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创新创业教育师资建设,是高校乃至社会需要深入思考的重要课题。
师资建设:创新创业教育高质量发展之困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数量储备不足。在国家推进“ 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背景下,创新创业不再是少数精英人才的专利,而是具有普遍意义的社会大众活动,其在缓解就业压力、拉动社会高质量发展中扮演着愈发重要的角色。正因如此,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逐步转为面向全体学生的普及性教育。尤其在构建创新创业型社会导向下,社会环境、政策支持对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吸引力不断增强,高校不仅要满足创新创业普及性教育对师资的数量需求,而且要满足具有创新意识、具备创业能力的学生对优质师资的需要。然而,在当前环境下,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正面临着课时周期短、教学班额大、个别指导匮乏等现实困境,根源在于师资短缺难以满足高校日益增长的创新创业教育需求。
创新创业教育师资质量有待提高。当前,高校创新创业教育工作多由思政教育、就业指导、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教师担任,这些教师虽然在学术背景方面具有良好优势,能通过自我研修掌握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知识,但就创新创业教育而言,教师专业局限于自身学科,跨学科教育能力相对有限,对创新创业教育的深度发展缺乏更多支撑。与此同时,高校教师准入以高学历人才为导向,强调师资的专业背景和学术能力,导致高校教师大多由学校走向学校、由课堂走向课堂,普遍缺乏行业、企业从业经历和创新创业实践经验。再加上高校教师的后续职业成长多以科研学术为重点,缺少参与行业实践保持专业敏锐性与洞察力的机会,自然无法为创新创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