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必须把坚持高质量发展作为新时代的硬道理”——习近平总书记在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深刻总结新时代做好经济工作的“五个必须”规律性认识,其中这个“硬道理”居于首位。
今年是新中国成立75周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在这个重要年份召开的全国两会,如何聚焦高质量发展这个硬道理,进一步擘画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路线图、施工图,备受各方关注。
锻造创新引领力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近日,“新质生产力”成为从中央到地方部署经济工作的关键词,也将是两会代表委员积极建言献策的热点。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届中共中央ZZ局第十一次集体学习时指出,“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
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黄群慧认为,新质生产力的“新”主要体现在新劳动力、新劳动对象、新劳动工具和新型基础设施等四个维度。
如果说高质量发展是一场“登山赛”,新质生产力则是当之无愧的“制高点”,离不开科技创新这一核心要素。
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一系列部署,“创新”导向鲜明:首次将“推动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列入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将“以科技创新引领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列为今年九项重点任务之首。
创新引领,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新年伊始,南极秦岭站正式开站,国产大飞机亮相国际航展,国产首艘大型邮轮完成商业首航……一系列新成果、新产品、新技术展现大国科技创新迈出坚实步伐。
全国人大代表、稀土催化创新研究院(东营)有限公司副院长翟燕萍认为,要实现自立自强,必须有底层的“硬科技”,加强基础研究、突出原始创新。
创新引领,推进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
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锂电池、光伏产品“新三样”产品合计出口首次突破万亿元大关,折射出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特征。
全国人大代表、浙江省湖州市市长洪湖鹏表示,期待数字经济、绿色发展等领域顶层设计进一步完善,赋能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
创新引领,坚持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
老旧街区实现新建和改造、AI技术融入城市管理……眼下,全国多地的城市更新行动让老百姓家门口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