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写作如何一秒吸引读者?
读到一段文字,让你感动得泪流满面;或者看到一部电影,让你激动得想砸碎屏幕。恭喜你你被作品感染了。写下来的文字,具有较强感染力,恰恰是文笔好的一种表现。如果你想通过写作打动别人,说服别人,甚至征服世界,你就要想方设法增强文字的感染力。这篇文章将从以下三个方面和你说说感染力:1.什么是感染力2.有哪些写作场景特别需要感染力3.怎样写,才能使文章富有感染力希望能帮助你提升文笔。01 什么是感染力如果我说感染力,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可能会说:“太不负责任了一句话就把我打发了?”别生气,拿起显微镜给你看细菌是什么样,这是清清楚楚、明明白白的,不会模棱两可。但语言文字的魅力,有时候就是没法说得如此清楚。如果非要说,给我一把显微镜吧,这把显微镜就是你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所以要真正体会到到感染力的细微之处,你必须不断打磨和提升自己的语言感知能力。这里,我只能在认知层面,告诉你什么是感染力。百度是这样说的:感染力,指能引起别人产生相同思想感情的力量;启发智慧或激励感情的能力。这句话告诉我们,感染力有两种情形:(1)作品所包含的思想情感,引发我们心中与之相同的情感或者想法如一位《红楼梦》爱好者读完“林黛玉葬花”这一段,禁不住落下泪,觉得这林妹妹太可怜了。你看,作品让这位读者对林黛玉产生同情之感,就是感染力。曹雪芹如果在场,或许也会乐开怀:“哈哈,要的就是这效果”你发现了吗?感染力的第一种情形,是我们产生的情感思想与作品或者作者的期待相吻合,相一致。(2)作品启发或者激励我们产生新的某种感情如此前热播的电视剧《人世间》,你看完之后突然萌生了创业的想法,而且也不再仇视商业行为了。原因是什么呢?周秉昆读书不如哥哥姐姐,但他踏实肯干,敢于尝试,很早就扔掉所谓的“铁饭碗”,靠自己的智慧和汗水,一步步创造幸福。你看,从对周秉昆的认同,你改变了仇视商业行为的态度,进一步产生了自己要创业的想法,这就是作品启发你、激励你的结果。感染力的第二种情形,是作品使我们有了新的情感和思想。02 特别需要感染力的3种应用场景(1)写人物我们常常用“如在眼前”来形容生动形象,可是这对于感染力似乎还不够。刻画人物,怎样才算有感染力呢?请看:他开始显得老态龙钟,可是守财奴的脾气依旧由本能支持在那里,所以这个人从生到死没有一点儿改变。从清早起,他教人家把他的转椅,在卧室的壁炉与密室的门中间推来推去,密室里头不用说是堆满了金子的。他一动不动地呆在那儿,极不放心地把看他的人和装了铁皮的门,轮流瞧着。听到一点儿响动,他就要人家报告原委;而且使公证人大为吃惊的是,他连狗在院子里打哈欠都听得见。他好像迷迷糊糊地神志不清,可是一到人家该送田租来,跟管庄园的算账,或者出立收据的日子与时间,他会立刻清醒。——节选自法国大作家巴尔扎克《守财奴》这真是个到死都不悔改的守财奴你看,明明已经神志不清,走到生命尽头,可只要周围一传来与钱财有关的信息,就立刻清醒。是不是让人惊讶得下巴都能掉?你会惊呼:“要钱不要命”对,这就是刻画人物所需要的感染力。(2)摹事物描写事物,若只是说清楚是什么、什么样,显然尚未达到“动人心”。请看:只听得筝声渐急,到后来犹如金鼓齐鸣、万马奔腾一般,蓦地里柔韵细细,一缕箫声幽幽的混入了筝音之中,郭靖只感心中一荡,脸上发热,忙又镇慑心神。铁筝声音虽响,始终掩没不了箫声,双声杂作,音调怪异之极。铁筝犹似巫峡猿啼、子夜鬼哭,玉箫恰如昆岗凤鸣,深闺私语——节选自金庸《射雕英雄传》这段文字从郭靖听觉角度,描写黄药师和欧阳锋两位高手以乐器之音交手,显示了极为深厚的武学功力。如果你细细品味,你仿佛也能感受到铁筝声音的凌厉、箫声的空远,两股声音就像两位高手频频过招,一来一往,互相激荡,十分壮观。(3)论观点千万不要以为论说观点,只能正襟危坐。只要采用合适的方法,论说一个观点,不但可以做到慷慨陈词,还能振奋人心,富有感染力。来看臧克家写的《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他“说”了。说得真痛快,动人心,鼓壮志,气冲斗牛,声震天地!他“说”了:“我们要准备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他“做”了,在情况紧急的生死关头,他走到游行示威队伍的前头,昂首挺胸,长须飘飘。他终于以宝贵的生命,实证了他的“言”和“行”。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这段话以排比句论说了闻一多先生说得响亮、做得正气,气势磅礴,特别给力读完这段话,我们眼前仿佛再现了闻一多义正词严、大义凛然、视死如归的形象。同时,内心的崇敬和正义感,油然而生。03 怎样写出感染力方法千千万,这里只说比较重要的四点。掌握这些,活学活用,然后精益求精。(1)要想他人心动,请先自己动心就像演员,如果自己对角色无动于衷,又怎么可能让观众为之心动呢?刻画一个人物,如果需要令人咬牙切齿,那就请你自己先在心里面找到这个人物可恨的理由;描摹风景,如果想要人无限陶醉,那就请你自己先沉浸其中,找到它的美不胜收;阐明一个观点,如果想令读者心服口服,那就请你自己先把这道理想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总之,要写出感染力,你自己的心先感动、先陶醉、先领悟。(2)善用结构,写出气势诗歌有诗歌的结构,散文有散文的结构;互联网小说、书评、影评和其他观点文,甚至搞笑段子,都有其自己的结构。可以说,结构本身就是一种力量。结构不对,一切白费。举两个例子。第一,小说或者故事的结构,应当精心营造,使行文起伏变化,让读者看得惊心动魄。比如:设置悬念+寻求答案+遇到阻力+柳暗花明+重陷困境+拨云见日这样的情节结构设置,就能牢牢抓住读者的注意力,让读者跟着情节的跌宕起伏,如同坐着过山车一般,始终处于变化波折之中,感受到故事情节的无穷魅力。别的不说,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之所以要设置九九八十一难,其实就是为了在情节结构上制造出“悬念+阻力+解决+新的困境”多次循环、九曲十八弯的效果,让读者大呼过瘾。第二,观点文的结构大多采用“金句+素材+观点+金句”的写法,让读者忍不住点头称赞,然后转发分享。一篇观点文有了素材,才会内容充实;有鲜明而独特的观点,才会有灵魂;有了金句,才会有阅读体验的高峰期。如此一来,内涵和颜值兼具的观点文,自然大受欢迎。(3)巧用心理,写出情感文字能引发人的心理产生相应变化。反过来说,要写出感人心的文字,就应该主动运用心理规律。比如,“欲扬先抑”这种手法,就是利用了“对比越强烈,情感越强烈”的心理。不少武侠小说,先描写一位其貌不扬、地位低微的厨房小伙夫(普通和尚),一开始他极有可能被人瞧不起,还受人欺负。可是等到大难临头的关键时刻,这位谁也不看好的小伙夫(普通和尚)居然临危不惧,大显身手,不但身怀绝技、武功盖世,还藏着一个至关重要的秘密。所有人看得都惊呆了这就是巧妙地利用前后反差,形成强烈对比,以达到震撼人心,从而产生巨大感染力的手法。除了“欲扬先抑”,还有“层层铺垫”、“设下悬念”、“移注情感”等等,都是巧妙利用人的心理,写出情感,写出感染力的好办法。(4)借用修辞,写出文采说到修辞,大家一定不陌生。比喻、拟人、排比、设问、对偶、顶真、夸张张口就能来。可是,怎么利用修辞手法写出感染力,是不是深入考虑过呢?这就未必见得人人都能给出肯定的答案了。我们来做个比较:A.也许每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一个像春天的鲜花,另一个像秋天将枯萎的花。B.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成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粘在衣服上的一粒饭粒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两个句子都用了比喻,可A句确实不如B句来得有感染力。为什么?因为B句显得更有特色,更有个性,它带着作者张爱玲的独特体验和思考:原来时间久了,女人就像墙上的一抹蚊子血啊,不但生厌,还挺扎眼、扎心。这就道出了极其残酷的真相同样是运用修辞,能否写出感染力,大有讲究。世界著名大作家托尔斯泰认为:“区分真正的艺术与虚假的艺术的,肯定无疑的标志,是艺术有无感染力。”没错,每个作者都会追求自己的文字充满感染力。除本文列举的四个技巧外,当然还有其他好方法。愿你在不断学习、阅读和写作中,稳扎稳打,精益求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