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复制
华夏时报/2025 年/5 月/19 日/第 005 版
凝聚团结奋进力量 弘扬自强与助残精神
江苏残联:协同打造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本报记者 陶炜
第三十五次全国助残日到来之际,江苏残联提出了新的工作目标。
在推动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的过程中,他们要携手兄弟省份残联探索完善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和关爱服务体系新路径,共同担当科技赋能残疾人事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实践新任务,协同打造长三角残疾人事业一体化高质量发展新样本。
事实上,在过去数年的具体实践过程中,江苏已有多项残疾人工作走在全国前列。工作中的多个“ 率先” 【更多写作资料+微信: 】
根据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结果,江苏省共有残疾人约 479.3 万人,占全省人口总数的6.4%,涉及五分之一家庭人口。目前,全省持证残疾人 175.5 万人,其中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 79.8 万人,占全省持证残疾人总数的 45.5%。为服务这 479.3 万残疾人,江苏省有着多个“ 率先”。
具体来看,江苏省率先探索了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率先实施了残疾人“ 两项补贴” 制度,率先实施了 0—14 岁残疾儿童少年基本康复服务免费救助,率先实行了残疾人从学前到大学免费教育,率先全面开展基层“ 残疾人之家” 建设并实现乡镇(街道)全覆盖,率先建成了较为完备的残疾人托养服务体系,率先开展残疾人高质量就业服务体系建设。